在公路修建的过程中,艾娃引入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具。她教导族人如何开采和加工合适的石料,用于道路的基石铺设,以增强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利用部落烧制的优质石灰和水泥,制作混凝土,用于路面的浇筑,使路面更加平整光滑,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颠簸。在挖掘土方时,艾娃设计了简易的挖掘工具和运输设备,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公路建设的进度。
随着公路网络在部落内逐渐成型,交通工具的发展也提上了日程。艾娃充分考虑到部落的现有资源和实际需求,将马车和牛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进行推广和改良。
一、马车的制造与改进
对于马车的改良,艾娃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车架的设计,她采用了更加坚固耐用的木材,并优化了车架的结构,使其能够更好地承受重量和适应不同路况的颠簸。车架的主体部分选用了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的橡木,这种木材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韧性,能够为整个马车提供坚实的支撑。在连接部位,艾娃指导工匠们采用了榫卯工艺,这种古老而精巧的连接方式使得车架的各个部件紧密结合,不易松动,大大提高了车架的整体稳定性。
在车轮的制造上,艾娃引入了新的工艺,增加了车轮的宽度和厚度,提高了车轮的耐磨性和稳定性。车轮的轮圈采用多层木板叠加而成,每层木板之间用特殊的胶水粘合,然后用铁箍紧紧固定,形成一个坚固的轮圈结构。轮辐则选用了弹性较好的榆木,以一定的角度均匀地连接在轮圈和车轴之间,能够有效地分散车辆行驶时的压力,减少车轮的变形和损坏。同时,她还指导族人在车轮的边缘包裹上一层金属,以减少车轮与路面的摩擦损耗,并在车轮上安装了精致的轴承,使得车轮的转动更加灵活轻便,大大降低了马匹拉动马车时的阻力,提高了行驶速度。
在马匹的选育和训练方面,艾娃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挑选出部落中最强壮、最具耐力的马匹品种进行专门培育,通过科学的饲养方法和严格的训练体系,提高马匹的体力和适应能力。训练有素的马匹能够更好地听从车夫的指挥,在公路上稳定地拉着马车行驶,无论是长途运输还是短途载人,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马车内部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艾娃对舒适性和实用性的追求。车厢宽敞明亮,设有舒适的座椅,座椅上铺垫着柔软的织物,为乘客提供了良好的乘坐体验。车厢的两侧还安装了窗户,可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既能通风换气,又能让乘客欣赏沿途的风景。在车厢的后部,设计有专门的储物空间,方便乘客携带行李物品或运输货物。为了保障夜间行驶的安全,艾娃还为马车配备了简易的照明设备,如油灯或蜡烛灯,安装在车厢的前端和两侧,照亮前方的道路,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二、牛车的制造与改进
牛车则主要用于运输重物和农业生产物资。艾娃对牛车的改良侧重于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她选用了体型较大、力量更强的牛种,如部落周边山区常见的一种体型魁梧、肌肉发达的黄牛品种,并对牛轭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加贴合牛的身体结构,减少牛在拉车过程中的不适感。牛轭采用了弯曲的木质结构,经过精心打磨,使其表面光滑,不会磨伤牛的颈部。在与牛身接触的部位,还垫上了柔软的皮革,进一步减轻了牛的负担。
牛车的车身采用了厚实的木板制作,车厢较为宽大且低矮,方便装卸货物。车身的木板选用了耐磨损、抗腐蚀的松木,经过特殊处理,使其更加坚固耐用。车厢的底部安装了加强的横梁,以增强车身的承重能力。车轮同样经过特殊处理,增加了摩擦力和承重能力,确保在满载重物的情况下也能够平稳行驶在部落的公路上。车轮的轮圈采用了较厚的实木制作,外表面钉上了一层铁片,增加了车轮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轮辐则采用粗壮的木棍,紧密排列,为车轮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
在交通管理方面,艾娃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制度,以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与有序。她设立了专门的交通管理岗位,由一些责任心强、观察力敏锐的族人担任交通管理员。交通管理员负责在主要路口指挥交通,维持秩序,确保车辆和行人按照规定的路线和信号通行。艾娃还制定了交通信号规则,如使用旗帜或信号灯来指示车辆的停止、前进和转弯,使交通参与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交通状况,避免混乱和事故的发生。
为了提高族人的交通安全意识,艾娃还组织了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她通过讲解交通规则、演示交通事故案例等方式,向族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教导他们如何在公路上正确行走、驾驶车辆以及避让危险。这些教育活动在部落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族人们逐渐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形成了良好的交通文化氛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