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琴声戛然而止,他却是想到了下半句,堕河而死,其奈公何!诸葛亮揣摩着其中的深意,看似简短的话却无处不透露着疯狂与死亡。
在讲求中庸的儒家文化里,如此明确地以疯狂与死亡为审美对象的,就格外使人颤栗。是的,死亡。命运的陷阱,死亡的冲动。波涛在前,命运已定,前进就是死亡,却依然蹈死而不顾。这种执着,缘自于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命定要作无望之极的抗争。
公无渡河:劝诫。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不能渡,不该渡。渡河就是死亡。所有的人,甚至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公竟渡河:质疑。为什么渡河?既然一切的理由皆告知渡河的荒诞,为什么竟然还是去了?到底是什么超越了死之恐惧的力量,令他毅然而行?
堕河而死:结局。渡河导致的死亡。这个悲剧,甚至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他服从任何一个不渡河的理由。但是一千个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战胜一个渡河的冲动,悲剧又是注定要发生的。
其奈公何:追思。悲剧发生了,后来者哭泣呼喊,也无力遮挽,无法改变。结果又回到原来困惑上:为什么渡河?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急急奔赴死亡?
答案只有一个: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纵观历史上诸葛亮的一生,他明知道蜀汉不可能复兴了,却仍然坚持克复中原的大业。他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诸葛亮人格的伟大之处。此时刘度说出这句话,每一个字无不在撩动诸葛亮的心弦。
一旁的崔州平说道:“天下大势不可逆也,孔明,你又何苦如此执着呢?”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闭上了眼,船靠岸了,诸葛亮起身辞别刘度:“将军苦心,亮已知悉。来日请将军屈尊往草庐一叙。”
喜欢三国之帝国文明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之帝国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