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摄政王府的青砖黛瓦染成一片暗红。议事厅内,东方婉儿正对着满地狼藉皱眉,指尖轻轻抚过案几上那道深长的刀痕——昨夜激战留下的印记尚未消散,新的危机便已悄然降临。
"报——"一道黑影如鬼魅般掠入院中,暗卫单膝跪地时,带起的尘土还沾在他的衣襟上,"殿下,宫里传来消息,陛下宣您即刻进宫!"
摄政王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滚烫的茶水在青玉盏中泛起细密的涟漪。他与东方婉儿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忧虑。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在墙上投下晃动的阴影。
"婉儿,你留在这里处理王府事宜。"摄政王沉吟片刻,当机立断道。他起身整理衣袍,腰间的玉佩在暮色中泛着温润的光,"务必加强戒备,不可掉以轻心。"
东方婉儿咬了咬下唇,心中涌起一股不舍。她望着摄政王眼中未褪的疲惫,终究只是点点头:"殿下小心。若有任何需要......"
"我自会派人通知你。"摄政王抬手,似要抚上她的脸颊,却在半空顿住,最终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等我回来。"
随着马蹄声渐渐远去,东方婉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善后工作中。她有条不紊地指挥侍卫清理战场,安排医官救治伤员,又亲自检查王府各处防御。夜色渐深时,议事厅终于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整洁,唯有空气中残留的血腥味,提醒着众人昨夜的惨烈。
然而,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小姐!"一名密探匆匆赶来,额头上还冒着冷汗,"北疆传来消息,敌军已在边境集结重兵,营帐连绵数十里,似有进犯之意!"
东方婉儿手中的毛笔"啪嗒"一声落在宣纸上,墨汁晕染开来,宛如一团乌云。她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果然,这一切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趁着摄政王入宫,北疆势力蠢蠢欲动,朝中旧党伺机发难,企图将他逼入绝境。
"备马。"她突然开口,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召集暗卫,我要亲自去查探消息。"
夜色中,东方婉儿带着一队暗卫悄然离开王府。她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与各路线人接头,收集情报。酒楼里的闲言碎语,茶馆中的窃窃私语,甚至街边小贩的无意交谈,都成了她寻找线索的突破口。她知道,只有掌握足够的证据,才能为摄政王减轻压力,才能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占据先机。
与此同时,她的心始终牵挂着宫中的摄政王。每到深夜,她都会站在王府最高处,望着皇宫的方向出神。那里,不知正上演着怎样的明争暗斗?而她的殿下,又是否安然无恙?
风起云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裹挟着阴谋与算计,朝着他们席卷而来。东方婉儿握紧腰间的软剑,目光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将与摄政王并肩作战,直至拨云见日,守得山河安宁。
暮色四合,东方婉儿一袭玄色劲装,利落翻身上马。缰绳在手的瞬间,胯下的乌骓马昂首嘶鸣,四蹄扬起的尘土在残阳下凝成金雾。她回头扫视身后十二名暗卫,个个身披软甲,腰间短刃泛着幽蓝冷光——这是王府最精锐的暗卫小队,亦是她此次行动的底气。
"出发!"一声令下,马蹄声如骤雨般踏碎寂静。风裹挟着黄沙掠过面颊,东方婉儿却浑然不觉。她紧抿双唇,目光如炬,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可能遭遇的状况。北疆距京城三千里,纵使日夜兼程,也需两日时间。而这两日,足以让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夜幕深沉时,一行人终于抵达边境。远处的山峦轮廓在月光下宛如巨兽蛰伏,而敌军营地的灯火,正星星点点地在山坳间闪烁。东方婉儿翻身下马,从暗卫手中接过粗布麻衣换上,又往脸上抹了层灰泥,将自己扮成寻常百姓模样。
"你们分散在营地外围警戒,一有异动立刻示警。"她压低声音吩咐,"我去探探虚实。"
借着夜色掩护,东方婉儿悄然靠近营地。巡逻的士兵脚步声由远及近,她屏息躲进灌木丛,待士兵走过,方才继续前行。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马粪味与烤肉香气,营帐间不时传来士兵们的笑骂声,还有叮叮当当的兵器打磨声。
她躲在一辆装满粮草的马车后,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四周。只见数十名士兵正往马车上搬运箭矢、帐篷等物资,动作整齐划一,显然训练有素。而营地中央那座最大的营帐,更是灯火通明,人影绰绰,隐隐传来军令下达的喝声。
"不对劲。"东方婉儿眉头微蹙。寻常行军,此刻应是养精蓄锐之时,怎会如此忙碌?除非......他们在等待某个关键信号。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东方婉儿抬眼望去,只见一名身披玄铁战甲的将领快步走向主帐。他腰间悬挂的虎符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显然身份不凡。
"跟上。"东方婉儿朝暗处的暗卫打了个手势,几人如鬼魅般绕到主帐后方。营帐的缝隙中透出昏黄的灯光,将里面的对话清晰地传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