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秋收

作品:重生八零年代带着弟弟妹妹成首富|作者:清歌问盏|分类:都市|更新:2024-12-15 08:12:04|字数:4352字

对于辞去工作这点,柳叶也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其实他的父亲柳二柱早就和她谈过这事。

肖卫国的事业越做越大,作为他的爱人,躲在学校里当老师无法替肖卫国分担一点什么,有点说不过去。

柳叶也是个明事理的人,自己的那点和肖卫国的事业比起来,她知道哪头轻哪头重。

替爱人分担一点负担,她个人没有什么意见。

“行,暑假开学我就和学校领导打个招呼。以后你那边有什么事需要我,我尽量学着去做。”

得到柳叶肯定,肖卫国很是开心。

“媳妇,你真好。”

肖卫国上去就要动手亲热一下,却被柳叶一把推开。

她到现在走路还不利索,可不敢再让这牲口近身子。那传家宝不是她现在的功力能吃的消的。

已经到了秋季,窗外的树叶已经有了枯黄的迹象,时不时有一片擦着窗户上的玻璃飘落而下。

新婚燕尔的肖卫国,把公司的事情全部推掉,安心的陪着柳叶度起了蜜月。

以前总是太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着柳叶,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借口,他怎么会放过机会。

肖建和虎子回到了肖屯,随着秋天的到来,他们地里的二亩多早玉米也到收割的时间。

一大早,他们两个拖着板车,拉着麻袋和竹筐下了地。

暑气差不多已经下去了,地里有了一阵阵的凉风。

大片的庄稼都快到了成熟的季节。豆子,玉米,棉花.....

一片片整整齐齐的铺满原野。到处都能看到农人们在地里劳作的身影。

生产责任制,包干到户的政策已经施行了多年。

农民们有了自己的地,干劲那叫一个足。

没用两年的功夫,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再不和以前那,每天为一日日三餐发愁了。

人们的日子一天天的建好,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从吃的饱,到吃的好,再到穿的好住的好,一步步提高着自己的生活质量。

尽管现在大家都还有些穷,但人们的眼里是有希望的。

有了希望,生活也就有了盼头。

千百年来,一代代的农民都是这样,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生活没有盼头,一年到头都不到希望。

“虎子,咱们玉米棒子今年长的不错,产量应该不会低。”

肖建在前面拉着空板车,扭头冲跟在后面的虎子喊道。

高虎肩上扛着一把短把的板厥子,(北方常见的一种家具,一般用来砍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用的。)顺手从路边扯下一片高粱叶放在嘴里叼着。

“建哥,咱俩一年光种这几亩地,都够一年吃的了。”

其实他们两个生活中并不缺钱,也不缺吃的用的。

肖卫国他们兄妹几个哪次来,都会带不少的生活用品和钱。生怕他俩饿着。

他们两个坚持的还在地里忙活这点农活,只不过是一种,用收获证明他们价值的办法罢了。

他们两个都是从小吃惯了苦的孩子,他们可以活的不怎么风光,但不能没有自己的价值,这是他们做人的尊严。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嘻笑着聊着天,路上碰到不少的村民,一个村里的人,基本上不会有不认识的人,大家相互热情的打着招呼。

“小建,你俩下地啊。”

“嗳,大娘,棒子熟了,赶着天好去收了去。”

“叔,你家的棉花开的真好,今年要发财啊。”

肖建也时不时的停下脚步和地里正在忙活的熟人打着招呼。

“哈哈,我发啥财啊,要说发财,谁有你哥发财,小建你也是,跟着受这罪干啥。跟你哥吃香的喝辣的多好。”

“嗨,我就喜欢在咱们庄稼地里待着,自在。”

肖建拉起自己的板车,边走边笑着回应。

农村的生活就是这样,大家没有利益上的冲突,每个人之间都非常的和善。

邻里之间不管谁家有点啥事,都会相互的伸把手。

甚至家各家种的青菜萝卜啥的,也会和邻居一起分享,今天我给你几个辣椒,明天你给我几个柿子啥的。这都是常有的事。

与被高楼大厦隔开的城里人相比,这里更多了几分人情味。也是许多老人,一辈子不想离开家乡的原因。

来到自己家的玉米地里,两个人扒下外套,一个穿着一个小背心,一头钻了进去。

由于肥料充足,又不缺少雨水,今年的玉米长势格外的好,一个个大玉米棒子,像小孩胳膊一样粗。

肖建在前面拿个袋子掰了玉米装进袋子里。高虎在后面挥动着板厥子,把没有了玉米的秸秆砍掉。

这些秸秆不仅可以烧火,家里有喂了大牲口的也可以铡碎了喂牲口。

这种体力活对两个壮小伙来说,也不算轻松。

掰了几袋子玉米后,两个人体力也来到了尽头。

“虎子,歇会吧。”

肖建一屁股坐在已经放倒的玉米杆上,招呼着浑汗如雨的虎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八零年代带着弟弟妹妹成首富》,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八零年代带着弟弟妹妹成首富第195章 秋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八零年代带着弟弟妹妹成首富第195章 秋收并对重生八零年代带着弟弟妹妹成首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