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一场激烈的战斗,齐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自身的损失也相当惨重。据不完全统计,阵亡的士兵多达一万人,受伤的人数更是达到了一万七八千人。
不过,这场战斗也并非毫无收获。齐军成功地俘虏了大量的辽国人,其中包括辽国的大臣耶律得重以及天寿公主答里孛。这两人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物,尤其是天寿公主,她可是辽主的女儿,其身份地位非同一般。
徐骏深知这两人的价值,于是立刻下令将耶律得重和天寿公主押到大堂上来。当他们被带到大堂时,两人都表现得十分倔强,站立着不肯下跪,而是用充满怒意的目光直视着徐骏。
徐骏见状,并没有被他们的态度所吓倒,而是冷静地开口问道:“现在燕云十六州还有多少辽军驻守?”
然而,耶律得重却对徐骏的问题置若罔闻,他故意把头转向一边,显然是摆出了一副宁死不屈的姿态。
徐骏见此情形,心知跟他多费口舌也是徒劳,于是果断地使了一个眼色。站在一旁的石秀立刻心领神会,迅速将手中的刀架在了答里孛的脖子上。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威胁,答里孛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而耶律得重虽然心中也有些慌乱,但他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表面上依然强作镇定。
徐骏见状,再次逼问道:“再问你一遍,燕云十六州还有多少辽国守军?”
这一次,耶律得重终于无法再保持沉默了。他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回答,恐怕答里孛的性命就难保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如实说道:“燕云十六州的总兵力已经不满三万人了,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幽州。其他的州大多都只有一两千甚至是几百人。”
徐骏心中暗喜,这情报来得正是时候。他接着问道:“幽州城防如何?”耶律得重犹豫了一下,石秀手中的刀微微用力,答里孛发出一声惊呼。耶律得重咬了咬牙道:“幽州城防坚固,城墙高大厚实,有重兵把守,但如今兵力分散,防守也并非无懈可击。”
徐骏点了点头,又问:“城中粮草储备如何?”耶律得重道:“粮草储备尚可支撑数月。”徐骏摸了摸下巴,思考着作战计划。
他看向答里孛,说道:“你若配合,本王可保你性命无忧。”
答里孛惊恐地点了点头。徐骏随即下令,一边安排人照顾受伤士兵,一边筹备攻打幽州事宜。他打算利用辽军兵力分散、迅速收复燕云十六州。
就在这时,许贯中开口问道:“大王,目前我们手中的兵力,加上之前先后俘虏的四五万多辽军,大概还有二十万左右。然而,这其中还需要减去受伤的士兵,这样算下来,实际可用的兵力大约只有十八万。那么,大王您认为应该如何合理地分配这些兵力呢?”
徐骏稍作思考后回答道:“虽然现在大宋对我的地盘发动了多路进攻,但他们大多都是些缺乏经验的新兵,实力并不足为惧。不过,我们还是需要派遣一部分兵力返回,毕竟大宋虽然遭受了重创,但也不能轻视他们。毕竟,他们起码还有近三百个军州作为后盾,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史文恭紧接着说道:“如今燕云十六州的兵力十分空虚,辽国由于之前的战斗已经损失了超过二十万的兵力,再加上女真族的不断侵扰,恐怕已经无力支援燕云十六州了。这无疑是一个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绝佳时机啊!”
许贯中慷慨激昂地说道:“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能够成功收复燕云十六州,那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宣称自己是正统了!要知道,这片土地可是大宋历经百年都未能收复的啊!自古以来,它都是华夏的固有领土,若能将其收复,大王必定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和百姓的拥戴。”
徐骏深表赞同地点点头,朗声道:“所言极是!本王也正是如此考虑的,因此我决定留下一万大军和受伤的士兵镇守雄州,以确保后方的安全。另外,派遣六万大军回援齐国,以解燃眉之急。而剩下的十一万大军则随我一同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驱逐那些可恶的鞑虏,让中华大地重归一统!”
公孙胜接着补充道:“燕云十六州不仅拥有三百万人口,其土地更是肥沃异常,若能将其收复,对我们的实力无疑会有极大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还是绝佳的养马之地啊!”
徐骏闻听此言,喜不自禁,当即下令道:“好!就依此计行事。先让将士们休养七天,养精蓄锐,然后再整顿军队,出兵北伐燕云。待凯旋归来之时,本王定要大摆酒宴,犒赏三军!”
许贯中一脸凝重地对大王说道:“大王,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啊!还有一个人,如果不先将他解决掉,我们的后方就会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
徐骏听到这里,心中猛地一紧,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把这件事给遗忘了。原来,在距离他们三十里之外,有一个名叫刘法的人,正率领着十万大军驻扎在那里,犹如一只隐藏在暗处的饿狼,随时准备给他们致命一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