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行动:主建筑

作品:末日终焉之行|作者:域铭|分类:科幻|更新:2024-12-11 02:55:08|字数:11270字

“后方接敌!”幸存的异构体迅速转身,抬枪压制,并大声向同伴示警。

但它们的机会不多了,正面的突击队员对异构体们造成了极大的压迫感,在D通道内,Z组已经形成了局部兵力优势。

AMC-2履带式无人作战平台缓缓驶来,没有反器材武器的异构体们对其束手无策,在Z组的疯狂反扑下,异构体沿侧翼行动,最终撤走。

黎安收拾了一下枪带,然后爬出了废墟,向Z组的位置跑去,随后与众人汇合。

徐正德启动了AMC-2的跟随模式,然后他收起了终端:“Z3呢?尸体能抢回来吗?”

“没有尸体了,鱼鹰怎么样?我们怎么撤离?”

“走第三轮的直升机,刚刚那辆99A被直升机打掉,鱼鹰还在控制内。”

“有友军向我们靠拢,Z1,附近有我们的装甲力量吗?”

“没有,先往林区走,要是情况不好的话,我们去第四撤离点。”

“明白!”

一行人交流着,向宅院东北方向撤离。

黎安长叹了口气:“我和Z1垫后,你们带着他们先走。”

“这.......”

“有平台,好了,动起来。”黎安看向了徐正德。

徐正德点头,然后转身寻找起了合适的阻击点。

黎安看着AMC-2,忽得叹了口气,这是她们目前唯一的反器材武器,但也仅有打击轻装甲的能力。

Z组的其他人已经出发,他们会带着阵亡的战友与鱼鹰赶往第四撤离点,并在中途建立多个阻击点。

两架武直23从几人的上空飞过,黎安眯了眯眼,也开始寻找阻击阵地,同时从裤兜中取出了护目镜,并将其佩戴好。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PLZ-05自行榴弹发射器组起的炮群开始发力,一轮轮的火力覆盖严重影响了异构体部队的集结。

空中单位尽全力打击着异构体的地面力量,但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作用,异构体仍占据上风。

黎安看向了徐正德的位置,随后,她重新看向了瞄准镜。

------

以下是【AMC-2无人电子作战平台】的介绍,属于架空武器,可跳过:

作为一款中近距离支援步兵为目的的无人装甲车辆,AMC-2装备了至少一具自动榴弹发射器,一具重机枪以及一具三联装导弹发射筒

模块武器:

------

AGL-07:45×53mm口径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以做为近距离支援步兵及杀伤敌轻装甲单位的辅助型武器

重量:37KG

全车共储存150枚AG20杀伤破甲两用弹

弹药重量:51KG

AG20杀伤破甲两用弹(HEDP)在2007年由棱镜工业研制生产,弹头结构与低速弹的AG17弹相似,2008年代初开始装备PLA,其后发展出AG20I和AG22E等改进型,目前是AGL、QLZ等自动榴弹发射器配用的主要弹种。

该弹全长112mm,重340g,主装药量42g,使用CPI-08触发引信,保险距离15~28m,初速308m/s,最大射程2200m。

AG20能在100米内垂直击穿62mm均质钢板,而改进战斗部和药形罩的AG20I能在100米内垂直击穿75mm均质钢板。

------

HMG-12:12.7×99mm口径的重机枪,以做为压制敌步兵以及杀伤敌反器材组的副武器

重量:28KG

全车共储存800枚AM22碳化钨芯穿甲弹

弹药重量:104.8KG

AM22碳化钨芯穿甲弹(APB)在2022年由棱镜工业研制生产,弹头结构与穿甲弹的AC21弹相似,2022年代末开始装备PLA,其后发展出AM22I和AM23R等改进型,目前是QJB、QJY等机枪系列配用的主要弹种。

该弹全长138.43mm,重131g,主装药量15.23克,使用WA236型双基发射药,初速954m/s,最大射程3500m。

AM22能在100米内垂直击穿42mm均质钢板。

------

红箭12A:作为打击敌装甲力量的主要武器

红箭12A为红箭12的改进型,全重15公斤,最大射程4000米,导弹发射箱总长:1.25米,红箭12A采用非制冷式红外热成像制导技术,具有攻顶能力

重量:15KG

全车共储存3枚红箭12A。

弹药重量:45KG

------

ASE-93烟雾弹发射器:安装在炮塔两侧,使用81毫米发射器,装填圆筒状的榴霰弹,其中包含发烟剂和铝热剂。在敌方反坦克导弹飞来或被敌方激光测距仪照射时使用,可以形成长60米、高8米的烟雾墙,用于防可见光和红外光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末日终焉之行》,方便以后阅读末日终焉之行第114章 行动:主建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末日终焉之行第114章 行动:主建筑并对末日终焉之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