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情报被第一时间放给了吐蕃人。
吐蕃人也是极其不愿意寇相有所作为的,但奈何松洲大营的将士,非常彪悍,压得他们下不来高原,便采取了其他的方式,通过南越人找寇相麻烦。
寇相自以为南下之事做的非常隐秘,甚至很多门生故旧都不知道,但南越人、吐蕃人却早就知道了。
他们大肆大康岭南道派遣细作,并且积极联络汉化的南越人。
之前积存粮草,派遣象兵,甚至于明明被尉迟常多次击败,依然头铁不断地向大康进军,就是这个缘故。
因为他们的终极目的,不是现在多去岭南道的土地,而是要按死寇相。
南越人有他们的打算,只要大康一乱,岭南道早晚是他们的。
所以不必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配合吐蕃人杀了寇相,断了大康最后的生路,才是他们崛起的大好时机。
只是他们没想到,尉迟常那么能打,李平安崛起的日次之快,很快多次清扫了他们的势力。
逼迫南越人不停的改变计划,以至于最后的刺杀的时候,力量严重不足。
可即便是如此,南越人也没有放弃。
他们多次试图对定南州动手,只是没想到寇相在巡边时期,让宇文亮重拳出击,打了南越人一个措手不及,搅乱了南越人的布局。
李平安看着手中的情报,直呼精彩,也越发明白,军事是政治的延伸的道理。
同时,他也意识到,很多时候,寇相这位年迈的老人家真的是让着他,将他当做后进晚辈疼爱而已。
不然,看看他的手段就知道了,在解决了刺杀之后,只是一道轻飘飘的命令,便通过宇文亮这种垃圾货色,破了南越人的招式。
不可谓不是举重若轻。
当然,这些南越人的的细作,也是着实震惊了李平安。
自己,尉迟常,尉迟云英,甚至州刺史,都在南越人的腐蚀,清除之中。
能够利用便利用,不能利用就直接找机会灭掉。
甚至于情报之中,直指岭南冯家。
不过冯家也不是好对付的角色,人家的大本营在广州,稳如泰山,根据情报,已经处置了大量的官员以及细作了。
李平安又拿出一份情报来,寇相开始调兵遣将了,大量的精锐兵马,分布在交通要道之上。
开始配合李平安清除那些南越人以及吐蕃潜伏在大康的细作。
甚至于在如此紧张的时刻,还出动了水师封锁水路。
真的是不给岭南道的南越人一点活路。
李平安在一张文件上签下名字,从此刻开始,尉迟常的兵马、李平安的商队护卫队、乡卫、龙州的兵马,乃至各官府的衙役、团练,会对岭南道所有细作,进行全力剿杀。
..........
打扫完战场,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此时去驿站,肯定时间上来不及,寇相只好命令手下原地扎营。
府兵们修筑营寨的时候,护卫统领走了进来。
“启禀寇相,这些吐蕃人都是死士,他们只知道在此地伏击您,但是却不知道粮草是谁提供的。”
护卫统领汇报道,“还有,这些吐蕃人的伙食非常好,有酒有肉,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参杂了不少咱们大康军械。”
“还真的是厉害啊,咱们大康的军队都支持。”寇相已经猜测到这些人是死士,但没想到剑南道的军队,都可以出卖武器给他们。
“这些武器是通过黑市来的,还是有人送给他们的,知道吗?”
将大康老百姓省吃俭用变成的武器,一转眼给了吐蕃人,让寇相非常生气。
可是这种事情,反而非常难以调查。
大康军队的士兵吃不饱,将士们偷偷自己贩卖武器出去,上面的都尉贩卖武器的情况都非常多。
甚至有些工匠,也会偷偷打造武器往外卖,自己想要知道真相非常难。
“不是买,是送,他们抵达之前,就有人知道他们缺乏武器,在原地埋了一批,他们自己挖出来的。”护卫统领说道。
“幸好咱们有了充足的驴子,可以组建骑兵部队,平安兄长又支援了不少武器,不然这次真的危险了。”尉迟云英有些后怕道。
“老夫也是老了,让对方多次算计。”寇相感慨道,“上山的时候他们不伏击,过林子的时候他们也不出手,偏偏选择了一个李平安的人撤了,咱们觉得安全的时候动手,可见对方何其狡猾,对李大都督又是何其的惧怕。”
寇相这一路走来,一直在思考敌人对他动手的可能性。
结果敌人太过于狡猾,选择了一个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地方才动手,这又让他吃了一惊。
而一边儿的李云,闻言惊讶道,“太爷爷,您怎么称呼我三叔为大都督?”
寇相哈哈大笑道,“你还不知道吧?朝廷已经任命你三叔为岭南南道大都督,使持节。”
“同时鉴于他负责的多是蛮荒之地,允许他开府建牙,有副都督一员,行军司马三人,判官五人,掌书书记三人,参谋随军四十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