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眼下咱们……”李积看着李世民欲言又止。
此次东征,大唐几乎是举全国之力,精锐尽出,若就这么退兵,如何给天下百姓交代?大唐威严何存!
众人也是满脸紧张的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死死握着手里的玉佩,深吸了一口气,大手一挥道:“务必在9月前拿下乌骨城,此战许胜不许败!”
众人闻言,心头一松。
他们知道李世民已经做出了选择。
半个时辰后,城高墙厚的安市城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看着前方的安市城,众人的眉头顿时皱成了一团。
这安市城依山而建,城北乃是陡峭山岭,城南虽地势开阔,但却有三条河流,正值夏季雨水充沛,河水湍急。
这三条大河,无疑成为了安市城的天然护城河!
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深入敌国作战,讲究兵贵神速,若是陷入胶着,那后勤补给就是个大问题。
“就地扎营,埋锅造饭,让将士们今晚好好休息,明日攻城,务必一战而下!”李世民环视诸将,沉声道。
“喏!”
众人轰然应喏。
夜幕降临,李世民召集众将在中军大帐商量明日的攻城计划,直到深夜众人才回去休息。
“咚!咚!~”
翌日,吃完早饭,战鼓擂响,唐军开始集结攻城。
前军压阵,后边的将士推着战车,扛着云梯,紧随其后。
“呯~”
几十台抛石机相继将百来斤的巨石,朝不远处的安市城抛去。
巨石砸在城墙上,砰砰声不绝于耳。
可安市城乃是高句丽在辽东的军事重镇,城高墙厚,坚固无比。
这巨石砸在墙上不过就砸出一个坑印,压根就伤不了墙体根本。
随着唐军攻城,安市城却城门紧闭,固守不出。
众人见状,心顿时凉了一半。
按照原本的计划,李积率领一万五千步骑兵正面攻城。
长孙无忌率精兵迂回穿插冲击高句丽后军阵。
薛万彻率军从左侧杀出。
前后夹击,侧面突袭,三面包抄,这部署没毛病。
可你战术再巧妙,那也得人家配合才行!
人家仗着城高墙厚,固守不出,你能咋的?
“杀!儿郎们,随本将冲锋!”
薛万彻将手里的陌刀扔给了三名亲卫,随即抄起长枪,冲杀而去。
后面的一万多唐军紧随其后,一时间杀声震天,士气如虹。
“放箭!”
城头上的杨万春见唐军已进入射程,怒声大吼。
“嗖!嗖!嗖!”
成千上万的箭矢汇成箭雨朝城墙下的唐军倾泻而下。
“啊~”
下方的唐军惨叫声不绝于耳,河水瞬间染红。
远处观战的李世民见到这一幕,双拳猛然攥紧。
“李世民,你最宠的魏王李泰已落入我手,你若不退兵,我就宰了他!”
杨万春朝百名高句丽兵卒使了个眼色,百名兵卒齐声高喊,声音如雷,传出老远。
什么?魏王被他们抓了!
下方的唐军闻言,脚步一顿,一脸懵逼。
“将军,魏王殿下真在他们手上!”一名亲兵咽了口唾沫看向薛万彻问道。
“胡说八道!魏王殿下人在倭国,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
这是他们的计谋,想扰乱我方军心!”薛万彻怒声斥道。
接着,他看向传令兵大声说道。
“传令下去,这是他们蛊惑人心的计谋!”
“喏!”
传令兵打马而去。
“李世民,虎毒尚不食子,你简直枉为人,畜牲不如!”
城头上的高句丽兵卒再次齐声高喊。
混账!这杨万春简直该死啊!
李世民气的牙都快咬碎了。
“陛下,待安市城攻破,末将必将那厮脑袋摘来,献与陛下!”一旁的尉迟恭一脸愤然。
虽然有传令兵来回高喊这是谣言,但唐军的士气还是受到了打击。
当然并不全是因为李泰。
而是安市城久攻不下,先锋军死伤惨重。
所谓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
见攻城受挫,士气低迷,李世民无奈只能下令鸣金收兵。
唐军丢下千余具尸体,仓皇退去。
“懋功,这安市城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加之这杨万春乃是积年老将,守城经验极为丰富,这一时半会儿怕是难以攻下此城呐!
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是不利,眼下咱们该如何是好?!”
中军大帐内,李世民看向李积沉声问道。
“要是有火炮就好了,再是城高墙厚,百炮齐发,它也得变成废墟!”程咬金一脸惋惜道。
众人闻言,默然不语。
先前顺风仗打习惯了,大家都觉得没有火炮,他们一样能拿下高句丽。
可如今一场逆风仗直接将他们狠狠打醒认清了现实。
“陛下,要不试试挖地道?若能挖进城内……”李积沉吟道。
“嗯,这不失为一个计策!”李世民点头。
接着,他环视众人问道:“诸位可还有计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