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咆哮公堂的正确姿势

作品:镇国永乐|作者:不给钱就不算|分类:历史|更新:2018-08-15 20:24:35|字数:10292字

案件本身并不直接牵涉徐钦,可他却绝不可能置身事外。且不这吴千户是徐大少的“救命恩人”,就算是其他任何锦衣卫的人员,被人如此诬陷,他都必须要站出来,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就没法带了。

更重要的是,案件的性质也非常恶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一起落后的封建教条主义势力对帝国主义进步人士的蓄意迫害!是反动派对正义和公理的践踏!

徐大少作为正义的使者,帝国主义进步阶级的领袖,然的正义属性加成人士,当然有赋的使命去还原真相。至于解闷什么的,那都只是顺便而已,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在内部询问完毕之后,徐钦首先飞速地跑了一趟应府。

虽已经酉时三四刻了,不过敢像徐钦那样,每酉时一到就准时打卡下班的官员可以是完全不存在的。何况应府这边事务繁重,当徐钦赶到这边的时候,应府尹宋翊还在忙着处理各种公务。

“徐指挥使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指挥使大人不要见怪!”或许是料到了徐钦会来,宋府尹虽略微有些局促,但却并不显得惊讶。

“宋府尹客气了,下官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宋府尹应该清楚。下官知道此事当与宋府尹无关,不过既然初审是宋府尹,如果方便的话,还请告知一些案件的细节。”

“哎,此事来还真是惭愧,本来是一件普通案子,不想下官无能,竟连番惊动都察院及锦衣卫。”宋翊还想先打点儿马虎眼,但被徐钦微微一瞄,马上就意识到了事情不简单,再胡乱操作怕是要受牵连,于是立刻转而谈起了案情,顺便把自己给摘了出去。

“呃…此案案情简单也简单,复杂也复杂。简单是因为方山魏家状告李氏伙同他人毒害亲夫,不过却拿不出什么证据证明确系李氏所为。复杂是复杂在,经过仵作的查验,已故的魏显确系被毒杀,而并非是李氏所言的暴病身亡,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双方各执一词,实在是令下官为难。下官本欲再继续派人细细查验,谁知今一大早,都察院的人却来应府将此事全面接手了,所有的卷宗和尸首、证据、证词、嫌犯,统统都带走了。下官也是半个时辰之前,才听下面的人,都察院居然怀疑贵卫的吴千户也是凶手之一,您这…”

对于宋翊的解释,徐钦还是相信的。他之前就做过详细的调查,这位宋府尹作为应头号受气包,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网络,而最大的有点就是识时务,这大概也是朱元璋有意为之。甚至在徐钦执掌锦衣卫以来,还和应府有多次友好的合作关系,反而是都察院为了整人,多次捎带坑了应府。

所以他基本上不可能冒着得罪徐钦的风险,主动去抱都察院的大腿。

不过现在对于消息是怎么泄露的,徐钦暂时不关心,也关心不过来。这应府上上下下上千号人,这案子又是公开审理的普通案件,被都察院得到消息再正常不过了。

现在关键是从宋翊这边得到确切的案件情况,才能进一步应对都察院的下一个阶段的行动,免得落於下风。

“宋府尹的人品和官德,下官一直都是非常钦佩的!这次过来也不过是想请教宋府尹几个有关案件的问题罢了。还望宋府尹指点一二!”

“徐指挥使尽管问,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第一个问题,被害人何时遇害,魏家人又是何时报的官?魏家人如何发现被害人是被毒杀的呢?”

“被害人大约是十月二十夜间身亡的,我们应府接到魏家人状告李氏毒杀亲夫的状纸,是在冬月初八。据魏家人所,是因为被害饶二房堂兄始终觉得被害人死因有异,然后李氏在其丈夫尸骨未寒之时便提出要改嫁,心中疑虑更甚,细细查验之后发现的。”

时间线的疑点很大呀!案发到报官竟相隔近二十,此时被害人怕是已经下葬了,这位堂兄竟然偷偷掘墓验尸不成?

“那第二个问题,宋府尹您为何觉得李氏谋害亲夫证据不足?”

“诶?这个,下官除了听取间接涉案的吴千户的证词,也派人寻访了一些认识李氏的人,这些人也都证实,李氏性格温婉,并非恶毒之人,且夫妻二人也算是相敬如宾,并未有争吵打骂之事。再加上,经仵作检验,被害人是被大量马钱子毒死的,可李氏久居内宅,很难得到这么多的马钱子,毒剂来源也不可靠。另外,魏家李氏是因为有私情而起意毒杀亲夫,不过下官觉得,若这个所谓的私情是和吴千户,好像也没有必要这么做…”看来这位宋府尹的确是个明白人,这些桩桩件件都是站不住脚的细节,都是可以动摇李氏杀夫嫌疑的重点。

“那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可曾调查过其他可能行凶的嫌疑人?”

“这个…暂时没有其他明显有嫌疑的人,这也是下官头疼的问题,李氏目前确实是唯一一个嫌犯,虽杀饶证据不足,不过被害人明显是被人毒死的,总得有个交代才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镇国永乐》,方便以后阅读镇国永乐第196章 咆哮公堂的正确姿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镇国永乐第196章 咆哮公堂的正确姿势并对镇国永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