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阙天楼,内官,东宫

作品: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作者:梦筑|分类:古言|更新:2025-05-24 17:24:05|字数:4224字

低档次的酒楼是相似的,顶尖酒楼各有各的不同。

阙天楼不高,仅有五层。

主楼拔地而起,正门悬着的乌木鎏金匾仅得两字:阙天。

旁侧还建了两栋副楼,一式朱漆廊柱,鹏翼檐角。

一见夜色,十八条锁链从屋顶串联垂下的一百多盏红纸灯便会被点亮,如同火龙。

灯链周围,有十余小童侍立在侧,专门剪灯花。

主堂屋梁上也挂了上百盏高低错落的羊角灯,正中央是一轮巨大的圆月灯,它们固定在红线金钩织造的锥形网架上,人在堂底仰望,就像看见了满堂星宿。

堂里还砌了十来座莲花缸,缸里荷花与叶相得益彰,缸里水中放上铜镜,光影对照满堂流彩,不少人半酣,在缸边举杯对酌。

二楼回廊每隔五六步便有小童手执一盏六角竹丝灯,灯面糊着蝉翼纱,不知装了什么机关灯会自动旋转,纱上绘着仙神飞天剪影似真的会飞。

徐千策带着子慕予等人,此刻就坐在二楼最大的雅间。

雅间内四角也有灯,它们从湘妃竹制成的曲形灯杆探出,经灯纱过滤,散出微白的光,像朵玉兰花。

“屋里燃着那么多灯,火油的气味却不重,这是为何?”齐浪大叹之后不解地问。

“若是不下雨,阙天楼会每隔半个时辰拉开一次屋顶透气。”徐千策解释道。

子慕予上下左右看了看。

整座楼都是木头。

“要是失火,不得了啊。”她道。

“放心,每盏灯都有人盯着。阙天楼建立至今有十余年,这样的事从没发生过。”徐千策道。

“我看这楼里得有两三百人吧,一切运行得井然有序。这楼才建立十余年,就有这种底蕴,很难得。”王寻道。

吴念虹从窗外看去:“我看还有不少人涌进来。”

“这里的菜做得确实不错,大家等会好好尝尝。”徐千策道。

这时,雅间的门轻轻打开了。

走进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

这个汉子在子慕予等人刚到阙天楼时带人匆匆赶到,徐千策说他是礼王府内官,姓周。

就是这位周内官,安排了这个雅间内的一切。

一应水饮饭菜,尽数要经过他验过。

饭菜也是他带来的人盯着厨娘制作,不容半点差池。

“今晚阙天楼要举行天香宴,十五家青楼花魁要在此地比拼才艺,决出「国色天香」娘子。所以人比较多。”周内官说道。

“难怪楼下建了那么大个台子,上面还挂了许多女子的画像。”吴念虹道。

周内官微笑着点点头,冲身后拍了拍手。

一行人鱼贯而入。

都是周内官带来的那些人。

每个人手里都捧着菜肴果酒,菜盘子都是白瓷,精绘着四季景,很快便将众人面前的桌子摆满。

“请。”徐千策对子慕予道。

子慕予没有客气。

周内官站在一旁,打算要唱菜名,被子慕予阻止了。

“不好意思,我实在是饿了。”她道。

阙天楼风景甚美,布局也大气华贵,但她不知为何就是不太喜欢这里。

可既然是徐千策特意用心安排请的客,不好推辞。

尽快吃完离开了事。

徐千策冲周内官挥挥手。

周内官微笑退后,安静地站在一侧。

一声罄响。

楼下骤然响起喝彩声。

应是花魁们的才艺比拼快要开始了。

人声熙攘,快要鼎沸。

……

……

四时东为春,万物生长;西为秋,万物成就,故君在西宫,太子在东宫。(注:引用东汉经学家孔颖达注疏)

东宫。

偏远的西殿。

轻纱如云。

灯光如昼。

书案上鎏金狻猊兽炉里焚着香。

烟霭温温柔柔地在一年轻女子身边盘绕。

女子云鬓已松,浓妆卸去,只余峨眉淡扫,薄唇留樱。

她的背脊挺直如竹,却不显僵硬,如雪的肩颈线条柔和流畅地没入素色中衣,青丝如瀑垂落于不堪一握的细腰,发尾散落在跪坐的蒲团上。

案边一青稚宫女,小心地捏住松烟墨在砚上徐徐研磨,墨锭与砚面相触发出沙沙细响,显得殿内愈加冷清。

女子伸出皓腕,摊开《大方广佛华严经》,从笔山上挑选了一支羊毫笔,蘸饱墨汁,在散发着柔光的宣纸上落字。

一笔一画,皆有其法。

横折处藏锋芒,竖钩时蓄力道,蚕头燕尾,气韵天成。

青白玉镯虚虚悬在腕上,随着女子运笔微微晃动,烛光下,雪色肌肤在泛着碧波。

「以智慧策心」。

待抄到「策」字时,女子凝腕悬笔。

一滴墨从笔尖落下,摔在宣纸上,化开了一团浓浓的墨花。

可惜。

毁掉了整张文字。

女子轻轻蹙眉,抬起素手将染污的纸页揭在一旁。

宫女正要收拾,谁知一阵巧风吹来,将这张纸吹落在地。

一只乌皮六合靴踱来,恰好踩了上去。

来人后退半步,弯腰将纸张拾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方便以后阅读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第469章 阙天楼,内官,东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第469章 阙天楼,内官,东宫并对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