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王者布局

作品: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作者:东方笑笑生|分类:历史|更新:2025-06-17 00:54:10|字数:4596字

京都之战,已持续整整两个月。

这场战争如烈焰般席卷东瀛,从初春烧到了盛夏,血水染红了京都四郊,尸体填满了三重壕沟,城墙内外早已寸草不生。

交战期间,战线拉长数十里,越王府大军四面围城,水火不通。

战事却并不急。

徐昭每日督战于东线,亲自领兵冲锋、转运粮草,眼见自军与敌军日日死伤惨重,心中愈发不解。

战线已压至日本皇居外五里,火炮已击碎京都五座城门,数次若强攻一举可破!

可每到临门一脚,越王中军便会传来军令:“缓进,不攻主宫。”

这军令,如一把刀,硬生生斩断了进军之势,也压住了无数将领的热血。

这一夜,徐昭奉召入主帅营帐。

他一身战甲未卸,满身尘土血迹,入帐时沉声行礼:“曾祖。”

徐闻坐于案后,仍穿朝服,神情安宁,一如往日。

他抬眼望孙儿,淡淡一笑:“听说你心里有话,憋了好些日子了?”

徐昭犹豫了一瞬,终于跪下,语带不甘:“曾祖明断如天,孙儿斗胆直言:京都之战,一月前便可破,为何一直拖延至今?”

“此战死者累万,士气耗尽,将心亦疲,孙儿实不明白!”

少年将军是真憋屈,明明可以一举破城,可曾祖却迟迟不拿下京都!

徐闻沉默片刻,抬手示意他起身,又命侍从退下。

帐中只剩祖孙二人。

徐闻负手而立,缓缓踱至军图前,轻轻一指京都城东侧:

“你说,一个月前,我们若一鼓作气破城,会如何?”

徐昭不假思索:“占领京都,俘虏倭皇,天下震动,东瀛尽服!”

“然后呢?”

徐昭答:“依皇命,曾祖得以掌封日本之地,统辖诸藩,将京都列为越王封地。”

“再然后?”徐闻继续询问。

徐昭略一迟疑:“我越王府设府于京都,以明军驻防,设官治理,以大明法制治其民,以武压其地。”

徐闻轻轻点头,转身盯着曾孙的眼睛,语气平静却锋利如刀:

“你说得不错,字字在理,但我问你,我们有多少人?”

徐昭一怔,下意识回道:“前军十八万,其中八万本土精锐,其余为协军与降兵。”

徐闻面色严肃:“协军是什么人?”

“是降附我军之日本大名之兵。”

“那些人,真心归顺吗?”

徐昭迟疑了,没答。

上次就出现佐藤家反叛一事,还是他和父亲西林一起回军讨伐的。

天知道这帮投降的倭寇,还有没有心存不轨的。

莫非祖父是担心有人背后捅刀?

不应该啊!

以如今明军的阵势,对明协军作了万分防备,根本不怕他们突然反叛。

徐闻继续道:“我们越王府,从大明本土调兵,仅八万,你以为打下日本之后,这八万人会留在这里吗?”

“他们会想回故乡,回家探亲,回去守墓祭祖,你去问问他们,谁愿在异国他乡待一辈子?”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乡土观念。

这十几万大军,只有八万是从大明本土来的,征服日本后,他们大多人会返回本土。

即便留下一些人驻守,也不会多。

但是,日本有多少军队?

徐闻道:“投降我军的倭寇已有十万之众,若我们一鼓作气早早打下京都,对面三十万大军,至少会投降一半!”

“也就是说,我大明征服日本后,至少还有三十万日本军队!”

“这还不包括关东地区的那些没选边战的日本大名。”

“你猜,等我们撤走大部分人马,留驻不过两三万人,这些人会不会造反?”

徐昭眉头紧锁:“……或许会。”

“如此庞大的力量,若是不削弱,降而复叛该如何?”徐闻直指问题核心。

徐昭听到这里,已渐渐沉默。

他终于明白曾祖的意思了。

徐闻冷笑一声:“这些倭寇会想,大明兵少,越王府势孤,今日降,是权宜,明日起兵,便是复国!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造反!”

“所以我不破京都,不是不能,而是不该!”

“我要他们明白,这不是一场一月可完的仗,而是一场要打掉他们元气、打碎他们意志的仗!”

“我要日本的大名死够、兵士伤尽,哪怕他们降,也要降得疲惫、降得虚弱、降得再无翻身之力!”

“我要他们自己打烂自己的骨头。”

徐闻一把拉开军帐帘子,指向远处战火未熄的京都方向:

“你以为我会心疼那十万日军在互相伤害?你错了。”

“他们打得越凶,死得越多,对我越王府越好!”

“因为以后你要统治的,不是这京都城,是整个日本!还有这群被削了爪牙的降卒和疲兵!”

徐闻之所以不急着攻下京都,长期打消耗着,就是为了消耗双方力量。

毕竟,明军前锋是明协军,那些投降的日本大名。

让他们消耗对面的日军,双方越打越少,最终元气大伤,再也不会对明军构成威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方便以后阅读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第1031章 王者布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第1031章 王者布局并对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