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进军京都

作品: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作者:东方笑笑生|分类:历史|更新:2025-06-16 00:17:27|字数:4198字

翌日,清晨。

徐闻下令将昨夜观心女王行刺一事宣告,斥责日本无信,胆敢屡屡挑衅大明。

于是决定出兵京都。

徐闻下达军令,只留一万人加伤兵固守其地,其余三军,明晨出发,直取京都!

军议之中,不少随军参谋、赞画官出言劝阻,应当缓缓推进。

他们理性分析:觉得大军深入,补给线拉长,倘若敌军从背后偷袭,前后受敌,风险不小。

“京都虽近,但敌军大本营亦在其周边,如今贸然进击,恐为强弩之末。”

徐闻听完只是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后淡淡一笑:“京都距此不过百里,三日必至,我们不动,他们调兵,我们一动,他们手忙脚乱。”

他缓缓站起,眼中闪过精光,“以我明军之势,直击心脏,三日之内夺其城池,天皇震恐,大局自破。”

将领们听罢,齐声应诺。

军令一出,次日拂晓,明军数万人如狂风掠地,铁骑如潮,自营中奔涌而出,战旗猎猎,旌甲如云。

京都百里之地,瞬间笼罩在兵锋之下。

就在日头跃出地平线的那一刻,明军主力,开始了他们最后一段进军,直指日本千年帝都。

京都,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城市。

自桓武天皇于794年迁都此地以来,这里就是日本权力的象征,历任天皇居住于此。

直到未来的十九世纪,日本发生倒幕运动大政奉还后,明治天皇才将国都迁往江户,改名为东京。

京都,在日本人心中,是帝王之城、神社之地、贵族之家、礼法之根。

这里是日本的“长安”,神赐的地方。

而今,这神赐之地即将被一支来自大明的铁流踩在脚下。

进军途中,果不其然,已有数股日本大名率兵前来支援京都。

这些援军来得匆忙,多为各地大名自发响应幕府号召,企图凭军功换得更高封赏。

他们兵力不弱,士气亦足,自认为可以阻明军锋芒。

但很快,他们明白了什么叫“误判”。

徐闻没有绕行,也不布阵,只是一句命令:

“冲!”

明军一往无前。

火铳、长刀、重甲步兵,层层推进,如潮水般涌入敌阵。

战场之上,明军毫不留情。

第一战,伏见南郊,遭遇赤松家的两万勤王兵。

对方刚列阵,尚未完成鼓声,便被明军火器三轮轰击,溃不成军。

第二战,宇治川边,长曾我部亲征一万五千人,全军列舟登陆。

结果刚一靠岸,被火箭雨扫中粮船,炸成水火两重天,主将战死,尸浮半河。

第三战,草津近郊,一支小藩混编部队想来偷袭夜营,反被夜哨提前察觉,明军引其入林中设伏,重铳夹击,斩首过半。

接下来的两日内,明军连续七战七捷,斩敌六万,简直如割稻草一般轻松。

一些勤王大名匆忙驰援,本想着“挽救国难、封赏可期”,结果像“肯德基宅急送”一样,一个接一个地送上门,结果一个比一个死得快。

原本嚷嚷着“抵抗到底”的地方武士头领,一看这战损比,脸都绿了。

明军每战几乎零损伤,己方却尸横遍野。

许多大名冷汗直流,暗骂幕府扯虎皮扯得太狠,竟敢拿他们去堵这支凶神恶煞般的部队。

“我们拼光了部下,回去拿啥守地盘?”

这些部下都是他自己领地的武士,一旦拼光了,这些大名就啥也不是了。

于是。

开始有人撤兵,有人开溜,有人干脆跑路换装,扮成农民躲进山林。

京都沿途的阻击一下少了一大半。

此时,明军距京都不过三十里。

胜利仿佛唾手可得,战鼓在远处隐隐作响,杀气如刀穿云。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飞马而至,翻身下马,跪地禀报:

“启禀越王!后方军需补给遭袭,原本投诚的大名佐藤家,突然背叛,纵兵焚烧粮道,意图截断大军粮草!”

众将一惊。

徐闻闻言,却没有立刻发怒,而是缓缓坐下,拿起案上茶盏,轻轻喝了一口,眼神里没有惊慌,只有森冷的笑意。

“我就知道,狗,改不了吃屎。”

他缓缓道:“一个刚低头求饶没多久的家伙,就敢在背后动刀?很好!”

徐闻早就料到了会有今天,也正想来个杀鸡儆猴。

他立刻下令:“全军暂停进攻,防线稳定即可,命嫡孙徐林带三万兵马回援后方,务必在三日内平叛,片叶不留!”

“徐昭随军,观战见习。”

徐昭是他的曾孙,十五岁,初临战场,这是个机会,也是考验。

徐林领命,火速驰援。

......

旭日初升,薄雾未散,南天远处,一支铁骑卷尘而来,旌旗如林,杀气四溢。

那是一支三万人的明军偏师,旌旗之上绣着“越”字血红大字,迎风猎猎。

骑在最前的将领年约四旬,神色凝重,面如沉铁,正是越王之嫡孙、靖虏将军徐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方便以后阅读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第1024章 进军京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第1024章 进军京都并对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