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闻这些言论后,心中也产生了疑虑。他决定派遣一位钦差大臣前往相府调查。这位钦差大臣名为李大人,是一位刚正不阿但又有些刻板的官员。
萧睿得知钦差大臣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并没有惊慌失措。他决定以坦然的态度迎接调查。萧婉则开始整理相府的账目和事务记录,确保一切都井井有条,没有任何把柄可被抓住。
钦差大臣到达相府后,态度十分冷淡。他开始仔细审查相府的各项事务,从军队的编制到粮草的储备,从相府的收支到与边境部落的往来信件。萧睿和萧婉都积极配合调查,一一解答钦差大臣的疑问。
在调查过程中,李大人发现相府的一切事务都安排得极为妥当,并没有任何违法乱纪或者拥兵自重的迹象。相反,他看到了相府为边境和平、百姓安居乐业所做出的诸多努力。
但朝廷中的一些势力并不想就此罢休,他们暗中指使一些人在钦差大臣的随行人员中散布谣言,试图影响钦差大臣的判断。这些谣言说相府与边境部落的联盟其实是为了日后谋反做准备,还说相府私藏了大量的兵器和财宝。
李大人听到这些谣言后,心中又产生了动摇。他决定深入调查这些谣言的真实性,于是他要求萧睿打开相府的兵器库和仓库进行检查。萧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当打开兵器库和仓库时,李大人看到里面的兵器数量都是按照朝廷规定的数量配备,并没有多余的私藏。而仓库中的物资也大多是用于相府日常开销和救济贫困百姓的物品,并没有所谓的大量财宝。
李大人这才意识到自己险些被谣言所误导。他对萧睿和萧婉的配合态度十分赞赏,也对相府的清正廉洁有了新的认识。
李大人回到朝廷后,向皇帝如实禀报了相府的情况。皇帝听后,对相府的疑虑也消除了。他对那些进谗言的官员进行了警告,同时也对相府进行了嘉奖,赏赐了一些财物和土地给相府。
经过这场风波后,相府更加注重自身的形象和声誉。萧睿意识到,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他开始与一些正直的朝廷官员建立联系,互相支持,共同为朝廷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努力。
萧婉则利用朝廷赏赐的财物和土地,在相府附近建立了学堂和医馆。学堂为相府子弟和附近的百姓子弟提供教育机会,医馆则免费为贫困百姓看病治病。相府的善举赢得了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相府在民间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萧睿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许多名门闺秀都对这位智勇双全的相府嫡子暗生情愫,但萧睿心中却早有了心仪的对象。她是一位名叫苏瑶的女子,苏瑶出生于书香门第,她不仅温柔娴静,而且聪慧过人,对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都有很深的造诣。
萧婉察觉到萧睿的心意后,便积极为他牵线搭桥。在萧婉的安排下,萧睿和苏瑶有了更多相处的机会。两人在相处过程中,感情逐渐升温,不久便确定了心意,决定结为连理。
相府为萧睿的婚事筹备得十分隆重。婚礼当日,相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朝廷官员、边境部落的使者、城中的乡绅和百姓们都纷纷前来祝贺。萧睿和苏瑶在众人的祝福下,喜结良缘,开启了他们幸福的新生活。
在萧睿和苏瑶的影响下,相府更加注重文化和礼仪的传承。相府子弟们不仅要学习武艺,还要学习文化知识,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相府在他们的带领下,走向了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萧睿与苏瑶成婚后,相府的日子愈发和美。苏瑶将相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温柔善良的性格赢得了相府众人的喜爱。
在苏瑶的倡导下,相府设立了一个专门的书房,收藏了各地搜罗来的珍贵书籍。这个书房不仅对相府子弟开放,还允许城中好学的学子前来借阅。这一举动,让相府在文人墨客中的声誉更盛。
然而,国家的边境却再次出现了动荡。北方的一个强大游牧民族,因为草原上的一场大旱,牲畜大量死亡,为了生存,他们开始集结兵力,频繁侵扰边境。边境的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向朝廷求救。
皇帝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萧睿自然也被传唤入宫。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执一词。一些保守的大臣主张加固城墙,以防御为主;而另一些大臣则认为应该派遣使者前去谈判,给予游牧民族一些物资援助,以求和平。
萧睿深思熟虑后,向皇帝进言:“陛下,臣以为防御固然重要,但游牧民族此次来势汹汹,单纯的防御恐怕难以抵挡他们的攻势。而谈判虽然可行,但我们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否则他们未必会真心接受援助,和平也难以持久。臣愿再次率领相府军前往边境,一边加强防御,一边尝试与他们谈判,若他们执意侵犯,相府军也定当全力迎敌。”
皇帝听了萧睿的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当下便任命萧睿为此次边境战事的主帅,统领大军前往边境。萧婉得知这个消息后,虽然担心萧睿的安危,但也知道这是萧睿的责任所在。她在相府内积极筹备物资,确保萧睿的军队能够有充足的粮草和装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