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日子里,苏瑶全身心地投入到军事建设中。她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有潜力的士兵,不论出身,只要有勇气和毅力就可加入军队。她改进了训练方法,结合自己前世的军事知识和今生实战的经验,让士兵们的作战能力有了显着的提高。同时,她还积极推动军事器械的研发,与工匠们合作,制造出了更为先进的弓弩和攻城器械。
在边防线上,苏瑶亲自巡视,指挥士兵们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她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在艰苦的环境中,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士兵们对她越发敬重,都愿意为她效死力。
然而,苏瑶的崛起引起了朝中一些保守势力的不满。他们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苏瑶手握重兵,恐有不臣之心。皇帝虽然信任苏瑶,但这些谗言听得多了,心中也难免有些疑虑。
一日,皇帝召见苏瑶,看似不经意地问道:“苏瑶,你如今在军中威望极高,可曾想过要更多的权力?”苏瑶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担忧。她坦然地回答:“陛下,臣一心只为保卫国家,绝无半点私心。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朝能够抵御外敌,长治久安。陛下若有任何疑虑,臣愿交出兵权,解甲归田。”皇帝见苏瑶如此坦诚,心中的疑虑消散了几分:“苏瑶,朕只是随口一问,你不必多心。朕还是相信你的忠诚的。”
但朝中的暗流并没有就此停止。那些保守势力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暗中勾结苏瑶军中的一些将领,试图策反他们,制造苏瑶谋反的假象。
苏瑶很快察觉到了军中的异样氛围,她不动声色地开始调查。在亲信的帮助下,苏瑶发现谣言的源头指向了李宏。
苏瑶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不妥善处理,不仅会让自己陷入绝境,更会使国家陷入内乱。她决定先找到李宏,亲自问个清楚。
一天夜里,苏瑶带着几名亲信,悄然来到李宏的营帐。李宏见到苏瑶突然出现,心中大惊,但仍强装镇定。
苏瑶目光如炬,直视着李宏的眼睛,问道:“李宏,你我共事多年,我待你如何?你为何要参与这种谋逆之事?”
李宏被苏瑶的气势所震慑,汗水从额头渗出,但他还是梗着脖子说:“苏瑶,你如今权势滔天,难道真的没有一点野心?我不过是为了国家,为了陛下,不能让你这等野心家得逞。”
苏瑶冷笑一声:“荒谬!我若有野心,何必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抵御外敌,保卫国家。你被那些奸臣蛊惑,还执迷不悟。”
李宏心中有些动摇,但想到那些人承诺给他的荣华富贵,仍不肯松口:“苏瑶,你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你的阴谋迟早会被揭穿。”
苏瑶见他如此冥顽不灵,决定给他一个下马威。她从怀中拿出一沓信件,扔在李宏面前:“你看看这些,这是你与那些奸臣勾结的证据。我本想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迷途知返,现在看来,你是自寻死路。”
李宏捡起信件,看到上面自己的字迹和与那些人的往来记录,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哀求道:“苏将军,我错了,我是被猪油蒙了心,求您饶我一命。”
苏瑶看着他,心中满是失望:“你犯下如此大错,若轻易饶你,如何向军中将士交代?不过,念在你多年征战的份上,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将功赎罪。”
李宏如蒙大赦,连忙点头:“将军但说无妨,我一定照办。”
苏瑶说道:“你明日在军中当众揭露那些奸臣的阴谋,然后亲自向陛下请罪,将你知道的一切都坦白。”
李宏虽然害怕那些奸臣的报复,但此刻为了保命,也只能答应下来。
第二天,李宏按照苏瑶的吩咐,在军中揭露了事情的真相。将士们听后,纷纷对那些奸臣的阴谋感到愤怒。
苏瑶带着李宏和证据,进宫面见皇帝。皇帝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下令严惩那些参与阴谋的奸臣。同时,皇帝对苏瑶更加信任,将更多的权力交予她,让她能够更好地整顿军务。
经过这件事,苏瑶在军中的威望更高了。她继续加强军事建设,同时也开始关注民生。她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在于军事,更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苏瑶向皇帝建议减轻百姓的赋税,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皇帝采纳了她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些政策。
在苏瑶的努力下,国家的军事力量日益强大,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周边的邻国见状,不敢再轻易挑起战事,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求和,表示愿意与苏瑶所在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在国家日益繁荣稳定之时,苏瑶却并未有丝毫懈怠。她深知和平只是暂时的表象,唯有不断强大自身,才能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苏瑶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教育。她向皇帝进言:“陛下,臣以为,若想国家长治久安,不仅需有强大的军事和繁荣的民生,更需有聪慧且忠诚的人才不断涌现。故臣恳请陛下重视教育,广设学府,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读书识字,学习治国安邦之术。”皇帝对苏瑶的提议深以为然,当即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官学,不论男女,只要有天赋和求学之心,皆可入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