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他真的成功了?他祖承训真的做到了?”
诸天万界下大明时代的百姓都错愕与惊喜了。
看着天道画面中,祖承训一马当先的杀进倭寇的龙山粮仓,战刀之下,不是人头横飞,就是鲜血飞溅。
而倭寇们在明军发动突袭之前,还在粮仓中大肆讨论着大明的辽东铁军也不过如此之类的交谈。
更有人畅想着,在成功占据朝鲜全境之后,该如何规划,与入侵华夏中原,以及打败大明军队的种种设想了。
对于平襄之战的胜利。
在他们议论的每一个细节中,都在讲述着明军的不堪,幼稚以及天真。
他们不会觉得他们的计策是否低劣,他们更看重的是结果。
然而再级结果,往前倒推每一个细节,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加的认为,这是他们的强大的证明与表现了。
毕竟,平襄之战的最终结果,是他们胜利了。
那威名在外的大明辽东铁军,不堪一击,若不是那辽东副总兵逃得快,估计已经被他们给俘虏了、
很可惜的是,祖承训与辽东敢死军,听不懂这些倭寇的谈论。
但是倭寇那自信以自傲的言表中,祖承训与辽东敢死军,大概也能猜测到一些什么。
所以,祖承训与辽东敢死军,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放过这里的任何一个倭寇。
在发动突袭的第一时间,辽东敢死军把龙山粮仓的两个营门,全都给堵死了。
而祖承训则是率领辽东骑兵,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左右冲杀,没有一个任何倭寇,能阻挡此时祖承训与辽东敢死军的怒火。
由李成梁总兵开创的‘捣巢战术’,祖承训与辽东敢死军已经运用得无比熟悉。
蒙古人一般建营栏,也没有营墙,所以在辽东铁军运用‘捣巢战术’发动突袭时,蒙古人都可以四散而逃。
但是龙山的倭寇,不仅建造了营栏,还建造了营墙,营门一被堵死,那就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了。
这就是大明的辽东铁军吗?
负责为祖承训与辽东敢死军带路的朝鲜向导将领,人都看傻了。
在他印象里的劫掠,大概是率领敢死军冲杀进龙山大营之后,四处放火,制造动乱,让敌人不法救火,就差多可以撤了的。
然而,祖承训与辽东敢死军却是堵住两个大营门口,要将倭寇彻底杀光之后才点火,烧毁倭寇的粮食。
由于是看到祖承训,骑着那高大的战马,在追上逃命或者是反抗的倭寇时,一刀下去,刚好就能砍掉倭寇的头颅。
看到这样一幕时,这名朝鲜向导将军,双眼的目光之中尽是羡慕之色,大明天朝的这些战马。
虽然朝鲜也有自己的战马,但是却远不如大明王朝的高大。
而樱花岛上的战马就更加的稀缺了,也远远不如辽东明军的战马高大。
在这一刻,这名朝鲜向导将领,再也不敢认为大明的辽东铁军是浪得虚名的存在了。
......
诸天万界下。
民间:
“杀得好,应该将这些倭寇全给杀光,不要放跑任何一个人。”
“对,堵住大门,不能放跑任何一个倭寇。”
“哈哈,这些倭寇的头颅,真的长得刚刚好,祖承训将军,只需要稍微的弯一弯,就能直接砍下他们的头颅。”
在祖承训率领大明敢死军杀入倭寇的龙山大营时,他之前在平襄城所犯的过错,一下子得到了很多人的原谅。
毕竟,兵家胜败乃常事。
若是因为败了一阵,就开始畏敌不前,那这种将军,要来有何用?
这祖承训将在平襄城吃了大亏,现在在龙山敌营之中,也彻底的找回了面子。
龙山粮仓里的倭寇,也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这个时候,还会有大明的军队,敢绕过平襄,开城,来偷袭他们。
倭寇与辽东明军,都是杀人如麻之人。
唯一不同的是,辽东明军是在战场上杀人如麻,而倭寇则是对老弱妇孺平民百姓杀人如麻,这两者有着最明显的区别与不同。
......
【当汉城(首尔)的倭寇,以及投降了倭寇的朝鲜军队,前来到龙山时支援,全都被他们眼前所看到的景象给震惊到了。】
【这是他们自成功登陆朝鲜作战以来,第一次在军事上的失利与败仗。】
【整个龙山粮仓,都被烧没了,所有驻守在这里的倭寇,都被砍掉了头颅。】
【他们砍杀别人的头颅时,不会感受到任何的害怕的情绪,相反还会相当的激奋与激动】
【但是,当他们是看到别人把自己人破掉头颅之后,反而产生出了害怕。】
【这大明的军队,胆是真的太大了,居然敢绕过下平襄与开城,来偷袭他们的粮仓,他们怎么能如此之大的胆魄?】
诸天万界下大明时代。
“呸,这些倭寇在他们砍杀别人时,他们可以高歌庆舞,看到别人砍他们的人时,他们那么多人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愤怒,而害怕,真是可笑之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