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供应商
(一)明确需求
设备规格: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确定所需设备的类型、规格和功能。如注塑机的注塑量需满足不同规格注射器筒身、活塞等部件的生产需求;组装机的精度要确保各个部件能够精确装配。
产能要求:结合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预测,确定设备的产能要求。例如,计划年生产一次性注射器[X]支,需根据设备的生产速度和工作时间,计算出设备的产能应达到的水平。
质量标准:明确设备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和认证要求,如ISO、CE等。确保设备生产的产品符合国际和国内的质量标准,满足市场准入要求。
(二)市场调研
行业调研:深入了解行业内常用的设备类型和品牌,研究不同品牌设备的性能特点、市场口碑和用户反馈。参考其他类似企业的设备选型经验,了解他们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供应商列表: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潜在供应商信息,如参加行业展会,与设备供应商面对面交流,了解其产品和服务;查询行业协会网站,获取会员企业中的设备供应商名单;利用在线平台,搜索相关设备供应商,并查看其产品介绍、客户评价等信息。经过筛选,列出潜在的供应商清单。
(三)供应商评估
公司背景:评估供应商的公司背景,包括成立时间、规模、市场声誉等。成立时间较长、规模较大且市场声誉良好的供应商,通常具有更丰富的生产经验、更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更可靠的售后服务。
技术能力:考察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包括研发能力、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了解供应商是否有专业的研发团队,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是否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包括设备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技术培训等;售后服务是否完善,能否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生产能力: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包括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人员等方面。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交付设备,并有能力处理紧急订单。可以通过参观供应商的工厂,实地考察其生产设施和生产流程,评估其生产能力。
质量控制:评估供应商的质量控制体系,了解其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到成品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供应商生产的设备符合国际和国家的质量标准,能够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
(四)设备性能
性能参数:详细了解设备的性能参数,如生产速度、精度、稳定性等。通过参观供应商的工厂或观看设备演示,直观感受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评估其性能是否满足生产需求。例如,注塑机的生产速度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精度则关系到产品质量;组装机的稳定性决定了产品的装配质量和生产连续性。
样品测试:如果可能,要求供应商提供设备样品进行测试。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对样品进行测试,验证设备的实际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测试内容包括产品的尺寸精度、重量精度、装配精度等,以及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等。
用户评价:参考其他用户对设备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在线论坛、行业交流群等渠道,了解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常见问题。与其他用户交流,获取他们对设备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真实评价,为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五)价格和性价比
报价比较:获取多家供应商的报价,对报价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不仅要关注设备的价格,还要考虑其性价比,包括设备的性能、质量、售后服务等。例如,价格较低的设备可能在性能和质量上存在不足,后期的维护成本可能较高;而价格较高的设备不一定完全符合生产需求,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总成本:评估设备的总成本,包括购买成本、运输成本、安装成本、维护成本等。考虑设备的使用寿命、能耗、备件更换成本等因素,计算设备在整个使用周期内的总成本。选择总成本较低的设备,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六)售后服务
保修政策:了解供应商的保修政策,包括保修期限、保修范围、保修条件等。明确在保修期内,供应商对设备故障的维修责任和方式,以及是否提供免费更换零部件等服务。
技术支持:评估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支持,包括安装调试、培训、维修等。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派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确保设备顺利安装并投入使用;为企业员工提供操作和维护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响应,及时解决问题。
备件供应:了解供应商的备件供应情况,确保能够及时获取设备所需的备件。询问供应商备件的库存情况、供货周期、价格等信息,确保在设备需要更换备件时,能够及时采购到,避免因备件短缺导致设备停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