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白起被金灵以无上神通降伏,跟随勾陈大帝往天庭复命而去。
紫微大帝收到兄长传信,站在咸阳城外的云头上,手中紫薇剑轻轻归鞘。
随着剑鸣渐息,笼罩在秦都上空一十三日的周天星斗大阵,如同退潮般悄然消散。
其望着城头飘扬的黑色玄鸟旗,目光穿透九重宫阙,看见正在章台宫批阅奏章的秦王嬴政。
这位人间帝王眉心血纹若隐若现,却浑然不知自己逃过了一场星陨之劫。
"终究是身负王朝气运..."
紫微轻叹一声,紫色帝袍卷起漫天星辉,转瞬消失在云端。
此刻章台宫内,嬴政手中的朱笔突然折断。
一滴墨汁溅落在竹简上,晕染出诡异的人形轮廓。
嬴政猛然按住心口,大巫血脉在血管里沸腾,耳畔响起无数金戈铁马之声。
青铜灯台上的烛火无风自动,在墙上投出一道狰狞巨影。
"来人!"
嬴政拂袖震碎案几,双目泛起血色,
"传王翦!
咸阳大营中,王翦正在擦拭战剑。
剑身突然发出悲鸣,帐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战马嘶叫。
王翦霍然起身,铠甲上饕餮纹泛起幽光,帐帘无风自开。
夜空中紫微星陡然黯淡,而代表白起的将星早已不知所踪。
"王上,前线急报。"
王翦手持青铜虎符踏入殿中
"武安君的帅旗已九日未动,怕是..."
这时嬴政方知武安君白起失踪。
联想起前些时日天现异象,又有天庭神将下凡之事,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当即明悟,必是天庭所为!
嬴政怒极反笑,手中竹简捏得粉碎:"好一个代天行道的天庭!"
“大王,天庭势大……”
"不必说了。"
嬴政抬手按住王翦肩膀,掌心传来的体温竟比青铜虎符还要冰冷,
"孤早知天庭不会容他。"
嬴政忽然想起数月前老师白起进宫时,曾说过 "若有一日遭天谴,王上切勿挂念" 的话,
当时只当是老师豪言,如今却成了谶语。
嬴政忽然大笑,笑声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落下。
他解下腰间鹿卢剑掷于案上,剑穗上系着的六国地图应声展开。
"当年武安君说将军的'王翦六术'可抵三十万雄兵。"
秦王指尖划过地图,每经过一处关隘就留下一道血痕,
"如今这天要亡我大秦良将,孤偏要以人间兵锋,问一问天庭的规矩!"
自白起被天庭擒拿后,秦军一时军心浮动。
嬴政深知,若此时不速定天下,六国或有喘息之机。
于是,此时王翦成为新的秦军主帅,执掌三军。
长平一战,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六国震恐,再无人敢与秦军争锋。
自此,秦国兵锋所指,诸侯莫不胆寒。
而王翦乃兵家名将,虽不如白起杀伐凌厉,却深谙兵法韬略,更擅以稳取胜。
王翦接掌帅印后,整顿军纪,安抚士卒,并上书嬴政道:“灭国之战,非一朝一夕可成,当步步为营,蚕食鲸吞。”
嬴政深以为然,遂令王翦全权调度,务必一战而定天下。
韩国乃六国中最弱,却地处中原要冲,扼守秦国东进之路。
若不先灭韩,秦军东出函谷,必受其牵制。
王翦上书嬴政:“韩地狭小,兵力薄弱,可一战而定。”
嬴政遂命内史腾率军十万,直取韩国都城新郑。
韩王安惊慌失措,欲向赵国求援,却不知赵国自身难保。
秦军势如破竹,仅三月便攻破新郑,俘虏韩王安,韩国灭亡。
嬴政下令设立颍川郡,韩国故地尽归秦土。
赵国虽经长平一战元气大伤,但仍有兵家名将李牧坐镇,李牧擅守,秦军屡攻不下。
王翦知李牧乃赵国柱石,一面派细作散布谣言,又请嬴政遣间谍入赵,贿赂赵王宠臣郭开,散布李牧谋反之谣言。
赵王迁昏聩,竟信以为真,中了秦国反间计,自毁长城将名将李牧下狱毒杀。
当秦军黑压压的方阵出现在邯郸城外时,赵王迁才惊觉城头守军已偷偷换成了秦国的玄鸟旗。
"报——赵王迁已被生擒!"
传令兵的声音在暴雨中格外尖锐。
王翦抹去脸上血水,望着被雨水冲刷的邯郸城墙。
赵公子嘉带着残兵北逃代地,不出三月就被王翦之子王贲围剿殆尽。
捷报传回咸阳那夜,嬴政案前的青铜灯树突然爆出九朵灯花,照得奏章上"赵国已灭"四字猩红刺目。
灭赵之后,王翦兵锋直指魏国。
灭魏之战更是摧枯拉朽。
魏国都城大梁城高池深,易守难攻。
王贲献策:“大梁地势低洼,可引黄河水灌城。”
嬴政准其所请。
王贲遂掘开黄河堤坝,滔滔洪水涌入大梁,城中军民死伤无数。
三个月后城墙坍塌的轰鸣声,连洛阳周天子宗庙的编钟都被震得自鸣。
魏王假捧着玉玺跪在泥浆里投降时,忽然仰天惨笑:"早知今日,不如学那信陵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