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初桐的亲事

作品: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作者:水波1984|分类:古言|更新:2024-12-07 17:05:52|字数:4370字

男孩子白天都去学堂了,家里安静不少。

沐以安还是喜欢清静的日子,太吵,有点不适应。

沐大嫂来了府城以后,去沐三叔家一回。

这几年,沐三婶过的也不舒心。

老大好不容易春闱中榜了,虽然是个同进士,但也算对自己这多年的苦读有个交代。

夫妻俩带着孩子去了任上,暂时也没做出什么成绩,慢慢熬着吧。

老二子宇上次落榜了,还在书院读书,不知道下次秋闱会不会中榜。

最糟心的是闺女以姒,成亲这么多年,孩子都生了两个了,但是说话办事依然不牢靠,口无遮拦的。

和婆家的妯娌,姑子都处不好,女婿中了秀才,秋闱落榜两次了。

以姒婆家和自家一样,都是府衙的微末小官,家产有限。

一大家子,住的也不宽裕,吵吵闹闹的。

想着没事回娘家哭诉,要东要西的女儿,还总和以安攀比,又怎么能比得过。

唉,这么多年,要不是有大哥的支援,日子也会过的捉襟见肘。

沐大嫂在沐三婶家,目睹了沐以姒的撒泼打滚,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有个省心还有本事的小姑子。

沐大嫂回到江宅,就和以安说起沐以姒的事情。

“以安,我记得已似的婆家也是当官的吧,怎么感觉她过的不好呢?”

“大嫂在三婶家遇见沐以姒了?”

沐以安和这个堂妹没有什么来往,两个人性格不合,属于话不投机半句多的那种。

“嗯,她要买什么东西,管三婶要银子,三婶不同意。

子宇媳妇在那偷偷的撇嘴,应该是已姒总回去打秋风,她不高兴,又不好说什么。

以安,现在看来,当个小官,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沐大嫂感觉三婶家,已姒的婆家,日子也不怎么样。

她可是知道,公公每年都会给三叔家送一些银两的。

“朝廷上,每个官员的俸禄都是有限的,别说三叔他们这样的小官,就是京城一品大员,俸禄都不是能支应起家里的开销的。

如果家里没有家底,又不想拿来路不明银子,就得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沐以安可是知道,京城五品以下的小官,日子都不怎么好过。

京城居,大不易。

当初,江书韵要是留在京城或是做官,她们那点家底,也不够折腾的,日子过得不会这么滋润。

沐大嫂直咋舌,心想,他家沐轩没考上秀才也不稀罕了,和他爹学一门种田的手艺,将来也饿不着。

姑嫂两人在一起说着家常话,江母和江大嫂也在江琪家,聊着家常。

“娘,大嫂,初桐的亲事定下来了吗?

前几天,事情多,我也没来得及询问。”

江琪现在日子过得舒服,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安然和她关系也好,家里褚大夫也比较顾家,不会去一些寻欢作乐的地方。

她可是听说了,二师兄家虽然没有小妾庶子什么的,但是有两个通房丫头。

京城大师兄家,有两个姨娘,三个庶子女呢。

“初桐还没定亲呢,都十五了,我也着急。

大姑子,你也知道,我们刚去县城没两年,认识的人家有限。

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给初桐介绍介绍。

家世清白,为人正直,婆家清净一点的就行。”

江大嫂有点不好意思,当年江琪和离回家,她可是没少嫌弃,说着难听的话。

但是为了儿女,她只能厚着脸皮,求江琪帮忙。

江琪没想到,她大嫂会让她帮忙给初桐介绍人家。

“娘,大嫂,我来府城虽然时间不短了,但是,来往的人家也不多。

有几个是相公同行的家眷,还有一些是和师娘一起出去认识的。

家里安然还小,两个小的更小,还真没太留意。

突然让我给初桐介绍人家,我一时还真想不起哪家有合适的儿郎。”

这事还真不是江琪推脱,她是真没留意各家儿女的情况。

江琪不是沐以安,有着两辈子的记忆,对亲情,不是那么的执着。

她是土生土长的古代女人,从小就知道三从四德,知道娘家是女人最大的倚仗。

和离的时候,虽然因为江岚的原因,她自己想要当姑子。

二哥二嫂拉了她一把,给了她依靠。二哥二嫂也是娘家人。

在她心里,二哥二嫂地位不一样,但是,娘家的事情,她也做不到袖手旁观。

“娘,大嫂,要不,晚上我问问相公,看他知不知道,哪家有合适的儿郎。”

江琪是真的不清楚,这事还得问问他家褚大夫。

“行,你问问女婿,有合适的就了解一下,没有,也不要紧。

回县城以后,问问书闻,他认识的人比较多。”

江母觉得,姻缘的事情,不能强求。

初桐长得不错,也识文断字,和二媳妇也学了一些东西。

找个和老大家门当户对的,应该不难。

江大嫂现在心态改过来,以前江岚要嫁高门,她觉得好,恨不能以后初桐也像她小姑,嫁个有钱有势的人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方便以后阅读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第337章 初桐的亲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第337章 初桐的亲事并对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