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瓦岗的发展

作品: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作者:一口吃掉彩虹|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4 03:43:44|字数:8070字

“可恶的李世民,就知道抢我大魏的人,就是个捡漏的!”

隋炀帝时空,瓦岗李密顿时气得哇哇大叫。

这一幕,被同一时空的隋炀帝看到之后,也是气得哇哇大叫。

“你个狗东西,都是一丘之貉,看朕怎么收拾你们!”

...

当李密看到隋炀帝的暴躁之后,却是冷笑一声,道:“收拾本王?呵呵,宇文化及没能收拾得了你,你就以为你行了?那就本王来收拾你!”

李密说完,本以为天幕会将他的画面放出去,结果,这一次没有。

...

贞观时空,满朝大臣里面,好多来自瓦岗的将领或者大臣都是相视一笑。

...

“李密,毫无气度和目光可言,比之窦建德差远了!”

唐昭宗时空的李世民轻哼了一声。

...

【前面咱们说到,翟让举旗之后,有徐世积和单雄信去投奔,他们靠着打劫运河上的商船发了财。

后来,他们干脆攻克了郑州,商丘等地方,控制了一段永济渠。

于是,刚刚三征高句丽回来的隋炀帝就命令名将张须陀前去镇压瓦岗。

要说,张须陀那也是个人才,此前首义的王簿,一路打一路赢,打得各处地方军抱头鼠窜。

直到在大业九年(613年)时,王簿遇到了张须陀,就开始各种吃败仗,经常被打得只剩一丢丢人逃走。

还有像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裴长才、石子河、郭方预、秦君弘、左孝友...等等,不知道多少路义军,就连瓦岗的翟让等等。

全都败在了张须陀的手下!

但正如电视剧里的刻画的孙传庭,在最后一战之前,面对着沙子军粮,哑火武器,克扣军饷,灾民遍地,地主乡绅锦衣玉食,却不肯捐钱助饷等等一系列情况的时候,无力的呐喊:

“这就是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输十次八次,而我孙传庭一次都输不起!”

张须陀也一样,虽然他把各路义军都打了一遍,经常把那些义军打得只剩几百个逃走,但义军转头又能拉起数万,十数万的队伍,根本打不完!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张须陀对阵瓦岗翟让,连胜三十多场,翟让被迫放弃占领的地盘,跟张须陀打起了游击。

最终,翟让靠着广大的百姓的支持,终于将张须陀打退。

这下周文举、李公逸、王伯当等人,纷纷跑来投奔瓦岗。】

...

“这咋又提到咱了?能不能省点心,咱现在不想造反了!咱现在只想做个专打地主的将军,等咱把地主打完,咱就去拧了多尔衮的狗头!对,还有吴三桂!到时候一起拧了!对了,到时候再请陛下把大玉儿赐给咱,听说她是个蒙古人,估计长得也不咋样,不过没关系!”

李自成十分无语的抓了抓脑袋。

他这一幕,上了天。

顿时,好多人都被气炸了!

辽东,皇太极和多尔衮两人目光一交,眼中全是怒火,也不知道是只对李自成,还是怎滴。

北边草原,各路蒙古部落的首领都气炸了。

“这李自成,什么意思?什么叫她是个蒙古人,估计长得不怎么样?”

京城,本来,看到天幕内容还十分生气的崇祯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

顿时,群臣也是哄堂大笑!

笑过后,崇祯道:“行行行,到时候要是捉到那什么大玉儿,就给他,还有那吴三桂,让人好好看着点,该吃吃,该喝喝,要是生病了,就找人给治,等到灭了建奴的时候,就拉他出来凌迟!”

...

同样,在从宋朝到明朝,乃至清朝,很多蒙古部落的人都炸了。

一个个都在骂李自成!

...

洪武时空,朱元璋面带着笑意,道:“这李自成是没见过蒙古人嘛,这一句话,怕不是把蒙古人得罪完了?其实蒙古女人里,有一些还不错,就像那观音奴!”

众人都是大笑。

那蓝玉蹦出来道:“秦王妃自然是万里挑一,不过那一般的蒙古女人,长得确实有点糙!”

...

“混账!”元世祖忽必烈冷哼了一声。

...

不过,隋文帝和隋炀帝这边,却是笑不出来,一个个的面色都十分的严肃!

...

【大业十二年(616年),这是瓦岗军很关键的一年。

曾经作为杨玄感谋主的李密,在王伯当的引荐下,加入了瓦岗寨!

李密加入之后,就建议翟让,趁着杨广蹲在江都,拿下洛阳和长安,就能像汉高祖一样取得天下。

同时,李密又去说服附近很多路的小股义军,一起加入了瓦岗寨。

瓦岗寨实力大涨之后,左冲右突,征战四方,收服了很多的地盘!一时间也是风头无两。

接着李密又建议翟让攻下洛阳,当然在之前要先攻克荥阳,因为荥阳是个非常关键的位置,旁边还有个洛口仓、回洛仓,装着数不尽的粮草。

在以前咱们就说过,这隋文帝和隋炀帝真是一对奇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方便以后阅读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第517章 瓦岗的发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第517章 瓦岗的发展并对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