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领说的对~”
“对于个人而言,狱确实没有大用~”
“它真正的作用还是用来威慑那些潜在的罪犯,可问题的关键在于那些人,他们不知道啊!只知道刑狱中有特殊的宝物~”
“就屁颠屁颠的赶来了!”
闻言,包括鱼似真在内的在场所有人,均露出了无奈的神色,这实在有些荒唐。
而后沈措摇了摇头,而后叹息道。
“这种事情说明,我们手下自己的人才还是太少了,不然怎会发生如此荒唐事~“
其他人,也明白沈措的意思。
可众人更明白其中的困难。
现在南郡占据三郡之地,麾下人口超过百万,商业繁华,人们生活安定,又有归义军从上到下的多方面交叉的教育体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剩下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了!
对此,孙行俨面向众人安慰道。
“我们已经做到了最大的努力~”
“若是按照常规的培养人才的方法,培养一个合格的内政官吏至少也要三五年~”
“可是现在呢?
“我们不仅有完备、分级的教育体系,还有人道意志的大图书库在民间为我们培养人才,现又有智慧之门启发人体智慧~”
“只需要两年,两年我们的第一批人才就能够成长到主持内政的位置上,再说了这段时间不是还有我们和军队保驾护航吗?”
在孙行俨的安慰下,众人心情好了不少。
是啊!相比以往长学制的培养,时间已经缩短了许多,这已经是占了大便宜。
若是还想着走捷径、钻漏洞。
教育的捷径,早晚会从他们的下一代身上补偿回来,所以对于现在的他们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为南郡留出足够的平和时间。
就像是之前想的那样,只有培养出足够多的、信任的人才,他们才能去夺取天下。
再说,对于目前的南郡来说。
即使是没有了那批关外的百家学子,归义军还有他们最信任的三大基础机构,以及归义军中那些依靠经验慢慢成长的军士。
沈措相信,有了资源的他们也不差。
“既然现在我们不能在正规的书院上想办法了,那么孙兄就好好考察一下我们基层的官吏吧!或许他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听到沈措的补充,孙行俨当即明白。
接着眼神一亮,与沈措想的一样。
孙行俨也不认为手下的那些兄弟会差,他们只是没有读书的机会,没有言传身教的学习。
但是他们可以用经验去累积。
再者说现在有人道意志这个大图书馆,还有各地不同宝物的加持,孙行俨相信他们几十万的老兄弟里,走不出来几百个人才。
或许帮助他们编纂一些经书典籍,整理思想、建设制度不行,但是执行、管理,这绝对不成问题,再者他们也可以学习。
如此一来,便可以进一步压缩那些人。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把机会放宽一点,让更多的人上来实践,我相信他们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看着像是打哑迷似的两人,白术三人自然理解其中的意思,不过这种涉及归义军内部变动的事情,他们显然不好发表意见。
而在沈措与孙行俨的商讨中,两人很快找到了一条土办法,也是一条可行的办法。
说完了这些事情,现场又放松了下来。
了解到沈措的意图,白术忽然说道。
“若只是我们单方面想要时间?”
“北边的那些人可不一定会答应~”
“对于这种情况,首领应有所准备~”
虽然北边是自己的老东家,但是白术现在是归义军的一员,那就要站在归义军的立场上,按照归义军和南郡百姓的利益来看。
只有朝廷和地方家族势力之间的征战越激烈,才能为南郡争取足够的发育时间。
否则,双方之间一旦决出胜负。
无论谁赢谁输,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归义军。
对于白术说的这些,沈措也十分清楚。
尤其是作为归义军和南郡的当家人。
关于北边大战的信息,无时不刻的被送到沈措这里,这背后的东西他看的很清楚。
“现今天下已然有了分裂之迹象~”
“朝廷、地方家族、义军三方,这是如今取代大燕天下最有可能的三股势力~”
其他四人想了想,也认可沈措的判断。
这天下总归是实力强的说了算~
自从赫连、冷、独孤三家政变、囚禁了燕帝南怀玉,大燕的保护膜便被撕了下来。
面对大燕这块大肥肉,那些地方上的贵族,虽然嘴上喊着清君侧、要搞什么还政于燕帝的把戏,但背地里哪个不是蠢蠢欲动。
所以说一句分裂还真是没错,只不过到现在还没有人愿意揭开这层遮羞布罢了!
而除去那些在朝廷打压下失势的旧官员,还有那些杂七杂八的学派,整个天下有能力决定天下归属的,的确只有他们三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