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大家都在找盟友

作品:我的邻居是皇帝|作者:青史尽成灰|分类:历史|更新:2018-09-20 19:08:37|字数:6328字

王莽推行王田,结果却招来下士族的反对,战『乱』四起,十五年的光景,新朝就被推翻,王莽也身死国灭,成为历代儒者争相辱骂讨伐的对象。

谁敢王莽一句好话,就会被当成『乱』臣贼子,人让而诛之。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王莽的生平,就会发现,他能顺利取代汉朝,登基称帝,并不是王莽这个人多阴险狡诈,欺骗下所有人。事实恰恰相反,王莽登基还真有些众望所归的味道。

他出身外戚世家,王氏豪门,可王莽勤俭好学,名声威望都到了顶点,下人人服气,视之为当世的圣贤。

恰逢当时西汉的皇帝昏庸,豪强并起,兼并土地,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

王莽是借着这股民怨,靠着强大的威望,以不流血的方式,取代了西汉,登基称帝。

等到当上了皇帝,王莽就要着手解决土地问题,抑制兼并,照顾贫苦百姓……所以,他推出了最重要的王田制改革,也正是因为王田,彻底激怒了士人,他们联手反对,才葬送了新朝。

但是平心而论,这些世家豪门,也是看到了问题,而王氏又是顶级豪门。

王莽能称帝,跟世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靠着世家而起,又因为世家而亡!

这就是王莽的悲剧。

从王莽的身上,能浓缩出历代改革家的心路历程,和下场解决。

首先,要想改革,就必须在体制内爬到足够的高位,在这个过程中,要拉拢有权有势的人物,拉拢一切支持自己的力量,许多好处,承诺照顾他们的利益……经过苦心经营,爬到了足够的位置,拿到了权柄。

这时候就要开始改革。

可真正到了这时候。改革家们往往就会发现,他们要改革的对象,正是支持自己上来的那一群人!

不对他们动刀子,改革就无从下手。老百姓失望透顶,民怨沸腾。

如果对他们下手,又等于是自毁长城,自断根基。

这帮支持你的人一旦反水,那攻击的力道,远不是外人能企及的,新朝就在这种强大的攻势之下,里应外合,灰飞烟灭。

王莽是这样,王安石也是这样,养望几十年,深得士人推崇,一旦掌权之后,推行新政,就遭到了士人集团的集体反对,两次罢相,人亡政息。

张居正呢?一样是如此,他给徐阶当学士,在朝堂上装孙子,积蓄力量,等扳倒高拱,当上了首辅之后,蓦然回首,他要改革的正是以老师徐阶为代表的士人集团,没法子,张居正只能跟太监和后宫取得联系,结成铁三角,他的手段明显比王安石高了一筹,因此一条鞭法推了下去,大明朝也有了起『色』。

可到了最后,张居正依旧免不了人亡政息的命运。

他希望做的改革,是靠着一个异族皇帝完成的,那位广受穿越『妇』女喜欢的皇帝拥有整整百万饶一个族群,可以不甩士绅文官,所以他的改革能推得下去。

柴荣问叶华,他能不能改革成功,会不会重走王莽的老路?

叶华认为柴荣还有机会。

首先,大周开国仅仅六年,士人集团没有茁壮到可以和皇权分庭抗礼的程度。

其次,武人集团还在,而且这个武人集团经过了升级,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跟文官士人抗衡。

也就是,柴荣手上有了可以对付文官的一张好牌。

“陛下若是有心推动,臣以为还有成功的机会,若是错过了最宝贵的时间,再想推动,就千难万难了。”

柴荣沉『吟』了半晌,苦笑道:“朕继承大统之后,满以为最紧要的是对外用兵,扫平下,一统江山。可到了如今,朕才明白,要解决大周的内患,才是真正困难的事情!”

柴荣搓了搓手,咬着牙道:“做,不管多难都要做!朕要是不把规矩定好,后世子孙就会有无数的麻烦,他们到时候想做也做不成了。”

纵观历代,开基立业,定下规矩,足以影响几百年……而且就只有那么一次机会,定得好,就能打造出三百年盛世,定不好,就要憋憋屈屈,亡国亡家,丝毫马虎不得。

“陛下,臣以为应当订立一高一低,两个目标。”

“具体点。”

“陛下,这最高的目标,就是要所有土地都属于朝廷,百姓只有耕种的权力,而没有买卖的权力。每隔二三十年,朝廷重新划分一次土地,确保耕者有其田!”

此话一出,柴荣脸都黑了,要把所有土地都收上来,这该多难啊!

“叶卿,低的目标是什么?”

叶华不免有些失望,所谓五代第一明君,格局也是了,追求有点低啊!叶华无奈,只能道:“低一些的目标,就是清丈田亩,落实均田,士绅一体纳粮!服役!不得有例外!”

柴荣嘴角抽搐,这个低一些的目标,其实也一点不低,甚至,非常有难度!

先清丈田亩,只怕历朝历代,都鲜有能弄清楚,究竟有多少土地的。

而士绅官吏受到优待,免收赋税,这也是历代延续的规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的邻居是皇帝》,方便以后阅读我的邻居是皇帝第442章 大家都在找盟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邻居是皇帝第442章 大家都在找盟友并对我的邻居是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