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兵们一边尖叫,一边四处跑开。
不少躲在窗沿边,看着城墙上热闹的百姓,瞬间吓得往一旁跳去,避开这没有掩体的地方。
不过瞬间时间,城内靠近城墙的那一大片居民区,以及与城墙之间的空地。
遍布着无数支箭矢在此。
每支箭矢的粗度,如一名婴儿手腕般粗细。
待箭雨停下之后,县兵们才从各个房屋后边走了出来。
“这?”
“这刚刚是什么东西?”
县兵们强忍着惊悚,慢慢往那些箭矢所在的地方走来。
旋即大口呼吸,试图稳住狂跳的心脏。
一名县兵,用力将这硕大的箭矢拔了起来。
“这,这是箭?”
县兵们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箭矢。
特别是箭杆,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材质做成。
但众人的心思,并没有放在这上面。
“这么重的箭矢,这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射这么远?”
新兵不解。
“这当然是弩所......”老兵闻言,脱口而出的话,来到嘴边的时候,又被自己给摁断了。
“不对,这弩,怎么可能能够连续发射这么多。”
“若真是弩,成为怕是有数十万架弩车吧。”
老兵望着城外,双腿不由得后退了半步。
百姓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阵仗,忍不住心中好奇,纷纷在家中、房屋后边探出头来。
而在城墙之后。
在箭雨过后,便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现场仅有的声音,不过就是他们的呼吸声。
此刻蹋顿脸色煞白,双眼瞪得跟铜铃一般大小。仿佛是受到什么莫大的惊吓一般。
而一旁的乌廷、县令,乃至身后的乌桓士兵、汉人士兵,清一色都是脸色煞白,满脸震惊。
蹋顿视线扫了过来,乌廷与之对上,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
但又闭上了。
一旁的县令,此时才回过神来,朝着蹋顿,匍匐前进过去。
“大人!”
“大人啊!”
“这该如何是好啊!”
“这黄巾军这么强大,咱们要不,投降了吧!”
蹋顿听到投降这个词,瞬间一惊,冷眼朝县令看过去。
“不是,不是。”
“下官的意思,只是暂行缓兵之计。”县令此刻,心脏一个劲地砰砰直跳。
似乎是要把往后日子也一同跳了,这以后的日子,还要怎么过?
县令心中愁眉不已。
旋即又意识到,这有没有往后还不知道呢。
乌廷眼咕噜一转,直接在蹋顿耳边嘀咕几句。
蹋顿闻言,有些惊讶地看着乌廷,“真要如此?”
乌廷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群黄巾军,不可以常理度之,接连几次都猜错了这群黄巾军。
恐怕接下来,这群黄巾军还有更多的杀器没有使出。
此刻应当先将箭矢尽数收走才对。
蹋顿在心中权衡利弊之后,也是认同乌廷的提议。
便吩咐乌桓士兵,立即组织人手,将箭矢全部收起来。
“县令,你速速派人前来驻守在这里。”蹋顿朝县令说道。
“那大人呢?”县令不解问道。
“这黄巾军实在是过于惊人,我等先行回去,集结大军。”
“你等在此,这黄巾军一时半会是攻打不进来。”
县令闻言,双腿一软,旋即便跪在地上。
“诶,也不用行如此大礼!”蹋顿伸手虚抬,让这县令起来说话。
“大,大人,大人当真要离去?”县令说话期间,众乌桓士兵已然开始行动。
不多时,便将城墙上的箭矢收起,同时往城内去,将那些容易拿到的大箭矢收起来。
而蹋顿却是一脸正色说道:“县令,放心吧。”
“汉廷没来救你们,但我们的勇士会!”
“只需坚持一天,我便携十万人马而来,定然帮你平定这黄巾军!”
蹋顿一改刚才那瞧不起人的模样,反而是向县令靠过去,拍了拍县令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大人,当真会回来?”
“当真!”蹋顿不假思索地说道。
一旁的乌廷忍不住暗笑一下,被县令后边的县尉瞧见,一时之间,有些错愕。
他在笑什么?
未等县尉反应过来,蹋顿等人便向城墙下去,集结人马,便要离开。
“县令当真信了这些蛮族的话?”县尉一脸担忧问道。
县令此时也是苦笑,“不信又能如何?”
“如今不是蛮族南下,就是反贼北上,朝廷都不来救援,你我又能改变什么?”
县令见蹋顿等人离去,便收起刚刚那份阿谀奉承的嘴脸。
“原本想着让这乌桓人和黄巾军互相争夺一番,好互相削弱力量。”
“我等也能争取些许时间,看朝廷何时能够前来。”
县令无奈摇头,“只是这黄巾军的战力,竟到了如此夸张的地步。”
“连乌桓骑兵,都只能打退堂鼓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