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对我的信任度高,那么我想能否考虑让我家来开设这个店铺呢?" 李颂筠将她的设想分享出来。尽管这个想法还不够完善,但她觉得值得一试。而且家里正好需要购置一些产业,再多添一间商铺似乎也是可行的。
听到李颂筠的建议后,村长颇为高兴。他说,"筠同志这个主意挺棒,只是又要给你添麻烦了。" 如果筠同志的想法能够实现,那村里以后的产品销售就不用愁了。即使有些农产品销售难题,我们也不必过度担忧。
只要有农产品产生,以后全送到你家的商铺即可。
"这算啥拖累啊!我还可以从中赚取一些薄利呢。"李颂筠笑着回应道。"我只不过是提出了一个想法,具体能不能实现,还得跟伯父商量一下。我怕的是,其他人可能并不完全信任我,万一蒲宗开起来了,村里的人却不把东西卖给我,那我岂不是陷入困境了吗?"
"筠同志,你的顾虑是多余的。"张婶笑眯眯地说道,"只要你给出的价格合理,大家肯定都会乐意的。毕竟,总是在集市上等待销售,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少量的商品才能顺利售出。然而,像粉条这种大量的商品,如果都摆在集市上,那又能卖给谁呢?如果有人收购,那大家肯定都乐不可支。"
"你婶子说的没错,大伙儿肯定都抱持同样的看法。"村长满脸笑容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抓紧时间筹备开店事宜。不过,我还需要一位懂得文字,能够分辨各种农产品优劣的人才,不知伯父是否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既然要从事农产品生意,店铺的掌柜最好具备一眼识别农产品质量的能力。否则,如果随意购买质量不佳的产品,必然会导致亏损。
对于熟悉农产品的人来说,当然还是生长在乡村的人更为适合。如果非乡村出身的人,要说他们有多么擅长辨别农产品质量,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那筠姐姐你现在就去物色下店铺吧!反正人选方面,我会帮你慢慢找,看有没有特别适合的。”村主任满口应承道。
“那我在这儿先谢谢您啦,伯父!”
“别客气,这事儿要是真做成了,对咱们村里人来说绝对是好事一桩。到时候,恐怕乡里乡亲都得来向你致谢呢。”
“我也没想过要别人怎么感激我,只是希望大家日子过得好点,我自己心里也舒坦。对了,关于粉条的吃法,伯父您还是挑个适当的时机,跟大伙儿说说吧!毕竟这是大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尝尝才行。”
“放心吧,这种事我肯定会处理妥当的。”
送走村主任一家以及张家一家人后,李颂筠心情依然十分愉快。看来这个主意确实挺靠谱的,所以,得赶紧去找间店铺了,找到之后就能马上开张。家里能赚钱的生意当然是多多益善,毕竟,谁会嫌钱多呢?
现在她得多赚点儿钱,将来颂轩他们也就不必老是为了钱的问题而烦恼了。再说了,等他们逐渐长大成人,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养孩子可不是轻松活儿,当然要把他们养育得更好就更加困难了。
一旦有了在县里置办店铺的计划,李颂筠就没打算在桂花村里长久待下去,住了几天后,她便决定带领所有人离开这个村子,其中当然包括连芷。
考虑到连周氏想让连芷去一品斋帮工,李颂筠果断决定将连芷一同带走。回到镇上之后,她又与颂轩等人共度了两天时光,然后决定带着大家前往县城。
在县城开设店铺显然比在三石镇更具优势。三石镇的规模较小,各类商品的销售量并不理想,因此并非一处适宜的地方。相反,县城的地理位置优越,人口流动性较大,且距离海边不远,四面八方的商人络绎不绝。
“大姐你刚从京城回来没多久,怎么就要走呢?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我们也无法预知。”听到李颂筠又将离家远行,颂瑾撅着嘴巴表示不满。尽管家中的生活条件已经得到改善,但大姐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一家人能够团聚的时间实在有限。
原本大姐在京城度过漫长岁月,回来后仅在家中短暂停留,然而为了筹备店铺事宜又不得不离开。这次好不容易回来片刻,却又得知即将再度启程。如果生活总是充满离别的时刻,那么宁愿家庭收入不那么充裕。
眼下家族经济状况尚属宽裕,大姐何必如此疲于奔命呢?
“放心吧,这次不会花太长时间的,等事情处理完毕,我会即刻回家。”李颂筠轻抚颂瑾的头发,烛光照映之下,笑容温暖亲切。她本身也不愿意忍受长久的分别之苦,只可惜生活中总有诸多无奈,无法事事如愿以偿。
有钱人生活轻松自在的说法真的只是空口白话,世上能真正被称为有钱又悠哉悠哉的人少之又少!想过上富足的生活就不能总盼望安逸,如果喜欢清静,就别再痴心妄想能发财了。尽管如此,确实还是有人既富足又轻松的,但这种人并不多见,可能只是暂时的现象,一辈子都保持下去,那可真是难如登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