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夫子,在此意外相遇真是让人心喜。"那位男士嘴角上扬,展现出儒雅之风。
"李姑娘,久别重逢实在令人欣慰。"李颂筠同样报以微笑,她也未曾预料此番竟能与周夫子再次相逢。确实已时隔许久,自周夫子赴京参加春闱以来,便再无音讯。他是否高中进士,至今仍是个未知数。
然而,周夫子与他们本就无甚瓜葛,无论其是否高中进士,亦无需向他们传递消息。因此,对于周夫子的近况,他们并未过多关注。
"确实已久未谋面,李姑娘为何会来到县城?颂轩与颂瑾是否同行?"
"既然已经抵达府邸,何不让我们入内详谈?周夫子意下如何?"
"原来一品斋竟是李姑娘所开设,在下方才刚刚离开此地。"周夫子微微一笑,并未拒绝李颂筠的邀请。于是二人便从后门进入宅邸,后门直通第三进院子,那便是一品斋内部人员居住之处。
步入庭院之中,二人在庭院中的石桌旁落座。
"李姑娘一家人已迁居至此城?"入座以后,周夫子才开口询问。
实际上,并未将居住环境迁移至县城之中,然而此地仍可视为家中产业,若来到县城,则可在此住下。但因颂轩与颂瑾二人尚须就学之中,至今尚未迁居至此。如此一来,他们此次恐无法见到周夫子了。李颂筠微笑着说道。此时,彩霞已为众人奉上热茶以及数种精致糕点,颂萱与颂瑶也纷纷赶来。
“这次未能相见亦无妨,日后总会有相聚之日。只需得知他们安然无恙,便已足够。书院是否已寻得新任夫子?”
“自周夫子离去后,书院便开始寻找新任夫子,然而长时间以来始终未能觅得合适之人。幸好近日终于寻得一位夫子,颂轩等人方能继续前往书院求学。对了,我还未来得及询问周夫子,他在京城参加春闱的成绩如何?”李颂筠一面品茗,一面注视着周夫子。
从周夫子的神情来看,似乎充满了春风得意之感,想必目前的生活状况相当不错!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倘若遭受重大挫折,难免会有些许颓废之态,然而此刻在周夫子身上却丝毫不见这种迹象,可见生活颇为顺畅。
他身着装束于当书院任教之时已有显着变化,显然前途光明。
若知晓周夫子现今的境况,颂轩与颂瑾两位必定欣喜不已!
"如今书院寻得了新的先生实在可喜可贺,只是心中仍略有担忧,不知颂轩与问候他们是否安好。目前我的生活状况尚属良好,值得庆幸的是在春季科举考试中终于名列前茅。随后朝廷委派了官职,我便来到南白县城担任此地的父母官。"
李颂筠对此颇为惊讶,原来南白县新上任的县令大人竟是这位年轻有为的人!世间之事真是无奇不有,周夫子从教书育人转为为官,竟又重返故土。能在家乡任职这样微乎其微的机会,竟然也被周夫子碰巧抓住了。
谈及此事,能在家乡为官实则是好事一桩。首先,这里是他的故乡,作为当地的父母官,自然会致力于为百姓谋求福祉。其次,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环境也十分熟悉。
官员调动时,部分官员抵达目的地后可能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乃至语言都感到陌生。许多乡村地区会使用当地方言,若是来自遥远之地的官员,的确可能无法理解当地的语言。
"那么在下理应向周县令表示祝贺。"李颂筠微笑着说道。
"承蒙您的祝福,我欣然接受。毕竟,能够回到家乡来担任官职,实在是我未曾预料到的事情。"
李颂筠微笑道:"确实,能够回归故土担任官员,无疑是一件相当难得的事儿。"周夫子实在是幸运至极,居然得以重返南白县出任县长之职。究竟是命运造化的显现,抑或在京都期间已踏上某位显达者的道路,从而换来了如此的好运呢?
然而,无论怎样,此事与李颂筠并无关联过多。
"能够重返故乡效力,在下同样感到无比欣喜,也期待未来能够为家乡百姓尽自己绵薄之力!"
"我坚信周大人必能成为一位仁爱亲民的好官。"李颂筠面露浅笑。
"我在此逗留已久,也该告辞了。请代我向颂轩、颂瑾致以问候,望他们勤奋学习,若有机会至县城游玩,可至县衙同我畅谈。倘若李姑娘遇到任何困扰,亦可随时到县衙寻求帮助。"周夫子边说边起身准备离去。然而,从今往后,我们应尊称为周县令,或是直呼其名,周明轩。
"我愿送周县令出门。"李颂筠并未过多挽留,只是恭敬地将周明轩送到门外。彩霞早已备好了一品斋的精美糕点,待到门口时,李颂筠便吩咐彩霞将这些点心转交给周明轩。
“本官只是前来拜访观赏之意,实在不敢领受李姑娘如此厚重的礼品。”周明轩却是不愿伸手接过那些精美的糕点。
“这些并无实质价值的礼品,仅仅是自家店铺中所制作的几款精致糕点罢了,请大人品尝,万望大人切勿有所顾忌。大人身负教诲颂轩与颂瑾学业的重任,在下原以为大人定会如同在家中的时候那样自在随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