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香院外,王睿和甄士隐、封氏立于廊檐下,枯黄的树叶悄然飘落,脚下一片静谧。
封氏已有四五十岁,依稀年轻时,或许也是个俏佳人,家道中落,摊上不靠谱的老父亲,这些年干起粗活,身材变得有些臃肿,也尽显年老色衰。
“甄老爷,你学道几年,养成波澜不惊、遇事不惊之态。” 王睿转头看向甄士隐,淡笑着说道。
午后的甄士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亲临王宅,胡子不修边幅。
王睿见状,忙催下人给他换了一套新装,免得让人说自己怠慢来客。
“贫道了却尘缘后,恐再归徒。” 甄士隐右手施道家的礼节。
“还回什么深山老林,和女儿团聚后你居然如此,亏你想得出。”
封氏白了甄士隐一眼,对他当年抛弃发妻,上山修道之举心有怨气。
“甄夫人言之有理,我支持你。” 王睿插话道。
身后传来珠圆玉润的声音。
循声望去,只见宝钗身着玫红上襦,下着蓝色绣花百褶裙,系着金色腰带,愈发衬托出丰美身姿。
少女挽起秀发,空气刘海露出光洁额头,美眸如水,当真是 “山中高士晶莹雪”。
不多时,王睿嗅到幽香在鼻翼浮动,“宝钗妹妹和姑母有礼了。”
薛姨妈笑意盈盈道:“睿哥儿,许些日子不见,愈发风神俊朗了。年幼之际你和宝钗有过几面,可要好好一聚,联络联络感情。”
宝钗的眸子落在面容清隽的青年王睿身上,王睿抬眸望去,婴儿肥脸蛋的宝钗躲闪不及,将俏脸藏了下去。
“姑母,我今日而来,一是圆失散多年的母女之情,二来见见宝钗妹妹。” 王睿坦然说道。
言罢,宝钗耳垂下的耳环轻轻晃动,抹胸下的金锁也颤了几颤。
薛姨妈道:“睿哥儿,你后面的妇人是谁啊,貌似和香菱有七八分模样呢。”
打香菱踏出屋子开始,封氏的眼睛就像被粘在了香菱的脸上一样,怎么都挪不开啦。
这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无疑就是自己丢失十几年的宝贝女儿。
宝钗闻言,眼珠灵动,目光闪了闪,打量着香菱和封氏。
妇人除了眉间的胭脂痣,简直是翻版的中老年香菱。
她粉唇轻启,糯软地问道:“睿哥儿,这是?”
香菱看到封氏,四目相对。
母女连心,封氏止不住眼泪滴滴落下,香菱一瞬间,泪水也蓄满在眼眶。
顾不得现场有其他人,封氏扑向香菱,嘴巴抖了几次才发出声音:“我的宝贝女儿,英莲。”
香菱的小脑袋中,尘封的记忆,如电光火石般闪过,小时候在母亲封氏怀里的温馨一幕,还有挨人贩子打的嘶喊情节,以及薛蟠乱喝酒后发脾气的场景……
“母…… 母亲。” 香菱颤声叫了一声。
“我的乖女,都是娘亲对不住你,让你平白无故受苦。” 封氏抱着香菱,使劲指责自己。
母女抱头痛哭,破镜重圆,皆大欢喜。
女子多是感性之人,宝钗和莺儿的眼珠子湿润了,她们拿着手帕衣袖擦拭眼泪。
王睿碰了碰后面的甄士隐,暗示他上去上演一家三口重聚的画面。
宝贝女儿觅得,明明是喜上眉头之事,甄士隐却在大众场合下隐藏起。
薛姨妈看了看王睿,又看了看宝钗,满脸疑惑道:“这…… 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带走姑母的丫鬟,让香菱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还有手续要走,王睿硬着头皮道:“姑母,这是香菱的父母,也是姑苏甄家的人。”
薛姨妈恍然,压着嗓子道:“睿哥儿知道了,为何不知会我?”
现场中的人,除了薛姨妈一无所知。
宝钗晶莹如雪的玉璧上前扶起香菱,莺儿搀扶着封氏。
“香菱不要哭了,现在母亲找到了,说说知心话,哭个不停可怎么好啊。” 宝钗温柔地说道。
香菱道:“母亲,你是带我走的吗?”
封氏抚着香菱的玉脸,道:“英莲,你可要好好谢谢王公子,是人家大费周章寻你的,以后我们一家人就要团聚了。”
甄士隐颤巍道:“爹爹的小心肝,爹爹对不住你啊。”
年过半百才有的独苗,甄士隐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
女儿一丢,一连串糟糕的事情便串联起来。
道心不稳的他,父女重逢,也算是一了心愿。
香菱的眸子转向甄士隐,抽噎道:“爹爹。”
“终于再次听到小英莲的声音了。” 女儿奴甄士隐慈爱道。
“公子是好人,公子之恩,无以为报,若有来世,结草衔环。” 香菱跪下,声音柔弱,美眸中隐隐有泪,给王睿叩头。
“这是干什么呢,快点起来。” 王睿拉着香菱有些瘦瘦的手起来,这小姑娘真是受了不少罪。
“腰板挺直,你是出身姑苏名门的,该有的气节不能丢下,给我笑,不许哭,剩下的我来处理。” 王睿安慰道。
话里话外的含义,是王睿肯定会让薛姨妈答应放香菱走,许她自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