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巷子,老远就看到村民们一个个蹲在巷口,有几人面前都摆放着一捆淮山。
这时孙二站起身:“哈哈,我媳妇的脑瓜子就是好使,白得了一两五钱银子。”
孙二家的淮山比较大捆,吴氏把一捆淮山一分为二,分成了两捆。
吴氏又会说话,很快淮山就被一个问价的买了去,两捆卖了一两五钱。
林知月回到巷子里听到爷奶说起才知道,村民们挖的淮山好多都卖银子。
先是王婆子家卖了一两,其他人也照着这个价一两银子一捆放到外面摆卖。
开始时,妇人们在外摆着,一捆也没有卖出去。
到底还是脸皮薄,不敢出声叫卖,只干巴巴的等着。
这时代,府里出来干采买这类活计的基本都是男人,忽地看见蹲一溜的乡下妇人,都别过了眼去。
一是避嫌,二是这些妇人又不是大姑娘小媳妇,实在也没什么看头。
幸好出去溜了一圈的男人们早早回来了,主要这条街没什么逛的,那些店铺也不敢随便进。
男人们回来后听说一捆淮山居然能卖一两银子,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
齐齐把自家婆娘放在靠墙位置,不打眼的淮山往外边大方的摆放了出来,看见有人路过,还嚎一嗓子。
“大哥,淮山要不了?”
“山里刚挖的淮山要不要?”
这才吸引了人过来问价,有好几个村民还真都把淮山卖了出去,孙二家的更是卖了一两半。
林典本也想把淮山摆出去卖,他家可是有好几捆呢。
想想还是算了,淮山也不是他一个人挖的,他不能就这样做主卖了。
阿彦和月月都说淮山是好东西,看那些大户人家都来买就知道了,好东西自家也是吃得的。
陪着爷奶说了一会话,林知月和赵婉娘都没有提及刚才发生的事,免得还多几个人担心。
而林知星根本就没有察觉到,所以也没有提及。
在她心里这都不算什么事,也就是和个大小姐拌了句嘴。
等了一会,去寻客栈的四人回来了。
两路人在回来的途中遇上,双方对比了一下各自打听到的客栈,最终选择了离城门不远的“喜客来”客栈。
得知找好了客栈,部分不乐意住客栈的村民脸上也都喜滋滋的。
这就是因祸得福啊,如果不是为了找客栈而在这巷子里等,淮山也不能卖出去,他们也不能白白得一两银子。
去客栈的路上,大伙都神情放松,心情愉快。
“喜客来,这名字好。”孙二笑呵呵的说道。
“阿彦寻的客栈能不好吗?阿彦可是我们的福星。”王婆子这时也嘴甜的夸了起来。
“哈哈,说得是。”
很快就看到了客栈,客栈房檐上写着“喜客来”三个字的帆布随风飘荡着。
小二伸着脖子一直在门口张望,看着一群人朝客栈走来,手里的抹布往肩膀上一搭,换上笑脸迎了上去。
快步上前牵住林彦那辆马车的缰绳,笑着冲林彦说道:
“客官,来了!都说了咱们喜客来就是这正安城里最适合您们的客栈了。”
“您都累得再去打听。”
说着牵着马匹转了个方向朝客栈后院走去,接着又朝身后的马车和骡车喊道:
“客倌,驾着您们的马车和骡车跟我走嘞。”
在后院停好车辆,掌柜也来到后院,看着这七八十号人,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虽然是住最便宜的通铺房,但这么多人,还是能不少挣的,反正房间空着也是空着。
最近幽州流民山匪肆虐,来往的客商们也停止了运输,镖队也不走了,影响了客栈不少生意。
大部分客房都空两三个月了,大通铺更是一间都没开出去过。
林彦之前来打听的时候就说好了价钱,一间大通铺可以睡十人。
摘开他们家,曾家,葛家,四间通铺房就可以了,小娃娃是不算人头的。
一间五十文,一人也才五文钱。
“合适,合适。”听到一人只出五文钱,王婆子更是乐得笑眯了眼。
林家、葛村长家和曾家则是要的客房。客房一间是一百二十文,给提供热水。
大通铺是不提供热水的,需要热水得自己去井里挑,然后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段给烧水。
林家要了四间客房,林彦一家一间,林老爹林老太一间,李氏带着林知星和二丫一间,林典就带着林知书、林知礼。
林家齐聚到林老爹林老太的客房,订了一桌饭食。穷家富路,谁也没有不舍得,再说都好久没吃过热菜热饭了。
在等上菜的间隙,林知月拿出桂花糕,一人分了一块。
“啧,没有奥利奥好吃。”林知礼点评道。
“有的吃还嫌,五文钱呢,五十五文可以睡十一天大通铺了。”
李氏在听到大通铺一人五文钱这个熟悉的价位时,心里就换算了起来。
林知月吞下桂花糕后喝了口水,桂花的味道还在唇齿间流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