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心正,眼明

作品: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作者:光头李三|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7 14:27:33|字数:4442字

离开皇极殿的朱翊钧,带着陈矩前往了两宫皇太后处请安。

作为皇帝,就此时来说,朱翊钧是合格的。

可对于儿子来说,多少有些不太及格了,晨昏定省也就在登基最初那几年能做到。

他先去了陈太后处请安。

陈太后询问了些皇帝起居和朝堂概况,朱翊钧拣了些平顺之事回禀,又陪着说了会儿家常,殿内气氛和乐融融。

一盏茶后,朱翊钧告退,转往李太后的宫殿。

甫一踏入宫门,便觉檀香袅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心寡欲的沉静。

宫人禀报,太后正在后殿的静室中做早课。

朱翊钧示意宫人不必通传,自己放轻脚步,穿过回廊,走向母后清修的道殿。

殿门虚掩,隐约可闻低沉的玉磬声。

这个节奏感还是有的。

颇有世宗皇帝陛下当年的几分风范。

他轻轻推开门,只见李太后一身素净道袍,正闭目盘坐在蒲团上,手掐道诀,神情肃穆宁静,显然已入定多时。

殿内香烟缭绕,供奉着天地二字,氛围庄严肃穆。

朱翊钧的目光并未在母亲身上停留太久,视线从道殿中转移,便被迪不远处角落里的另一个身影吸引了。

只见他的皇长子,年仅八岁的朱常洛,穿着一身杏黄色的小袍,正背对着殿门,坐在一个矮小的绣墩上,身体微微前倾,头埋得很低……竟是在看书。

看那专注的小模样,朱翊钧心中不由一暖,不住点头。

孩子大了一岁,便有了大一岁的好处。

这不,都已经养成早上看书的习惯了。

朱翊钧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悄无声息地走了过去,想看看儿子在读什么书如此入迷。

一步,两步……他高大的身影笼罩了朱常洛小小的身躯,目光越过孩子的头顶,落在他膝头摊开的那本书册上。

脸上的笑容,瞬间如同被寒冰冻住,僵在了脸上……

那哪里是什么书……

根本就没有什么字。

是小人书。

书页上赫然是粗糙却线条分明的图画,描绘着市井俚俗的故事,色彩俗艳,画风露骨……

只见朱常洛小小的手指正捻开一页,画面上是一个穿着粗布衣裳却难掩丽色的女子,挎着篮子,旁边歪歪扭扭画着几个豆腐块,还有个流口水的男人在旁边探头探脑。

虽无多少文字,但朱翊钧一眼就认出,这不就是北京城里流传甚广的“西施卖豆腐”吗?

倒也……勉强算是典故演绎吧。

朱常洛看得入神,小脑袋一点一点,浑然不觉身后已站了座“人形冰山”。

朱翊钧强压住心头噌噌往上冒的火气,目光随着儿子的翻页往下看。

下一页,画风突变,一个魁梧的光头和尚,特征明显:酒葫芦、禅杖,还有旁边一棵被“拔”歪了的小树苗,而此时这个和尚正对着一个千娇百媚、穿着华丽宫装的女子挤眉弄眼……旁边歪歪扭扭写着“鲁智深戏貂蝉”!

朱翊钧眼角狠狠抽了一下。

这都什么跟什么……

鲁智深是北宋的,貂蝉是东汉的……

这小人书的作者,读的哪家私塾,这不误人子弟吗。

当然,朱翊钧可不清楚,现在这种东西竞争力很大的。

为了博眼球很多落魄的秀才都是没有底线。

更让他血压升高的是,儿子看得津津有味,小嘴还无声地模仿着画中人的动作……

他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这是自己的好大儿,不好劈里啪啦直接训斥。

宫里的太监宫女胆子也太大了,这种下三滥的东西也敢往皇子跟前送。

当然,现在市面上的小人书,都不是给小孩看的了,光着膀子,袒胸露乳打架的女妖精,西门庆偷香……这才是主流。

下面的太监们,找到一份这种不算主流的东西,也多少是有些难度的。

他强行压下喉咙口的怒吼,酝酿了片刻,才用尽生平最大的克制力,从齿缝里挤出一声轻咳:“咳嗯!”

“啊!”

朱常洛吓得浑身一哆嗦,像只受惊的小兔子,猛地合上书本抱在怀里,惊慌失措地回过头。

当看清身后站着的是脸色铁青、眼神复杂的老父亲时结结巴巴道:“父……父皇!”

“看书呢?”

朱常洛抱着那本“烫手山芋”的小人书,眼神躲闪,声音细若蚊呐:“是……是的,父皇。儿臣……儿臣每天早上都看会儿书。”

“要看些有用的书……”

“是,父皇。”

“嗯……看书是好事。不过,以后……还是看着画上带字的吧。光看图,能懂多少?字……还是要认的。”

朱翊钧不清楚,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向说一不二,霸气侧漏的自己,为何在自己这好大儿面前,发不了飙呢。

他有的时候,真的想狠狠的训斥一番朱常洛。

明确的告诉这小子。

你六岁到八岁该做什么事情。

你八岁到十岁该做什么事情。

十岁到二十岁,又该做什么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第870章 心正,眼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第870章 心正,眼明并对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