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李如松不乐意了

作品: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作者:光头李三|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9 19:40:09|字数:5960字

他烦躁地一挥手:“不行!不能让他这么折腾!我得给陛下上奏!”

吴先生闻言大惊失色: “将军!万万不可啊!老国公是奉旨行事,您若上书阻拦,岂不是质疑圣意?更会伤了父子之情。”

“您在蓟门,手握重兵,拱卫京畿,这才是保我李家一世恩荣的根本!您若去了朝鲜……”

“你懂个屁!我爹能干,我李如松干不了?他能总督朝鲜,我就不能?下去!”

吴先生见李如松心意已决,且正在气头上,知道再劝无用,只能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躬身退下。

年轻人说干就干,跟老爹的回信没有写,反而是开始写奏章了。

他憋着一股气,言辞间充满了对父亲年迈、精力恐有不济的担忧,以及作为忠君爱国、正值壮年的李家长子,理应勇于承担陛下重托,为父分忧,为国效力的“赤诚”。

他强烈请求陛下收回成命,改派他李如松前往朝鲜担任“总督朝鲜练兵事务兼理备倭军务大臣”。

并保证定能比父亲做得更好,练出更精锐、更忠于大明的朝鲜军队。

奏疏写完之后,立马发往京师。

两日后的乾清宫中,朱翊钧刚刚批阅完一份关于云南土司纠纷的奏疏,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

冯保轻手轻脚地奉上一份新到的奏章:“皇爷,蓟镇总兵官李如松,加急奏报。”

“李如松?” 朱翊钧有些意外,接过奏章展开。

起初,他看得还算平静,但当看到李如松“委婉”地指出其父年迈、精力恐有不济,并开始自荐时,朱翊钧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越往后看,他脸上的表情越是精彩,从最初的意外,到错愕,再到最后……简直是啼笑皆非,甚至有点麻了。

“噗……” 朱翊钧终于没忍住,轻笑出声,将奏章递给一旁侍立的冯保,“冯大伴,你瞧瞧,李如松这小子……倒是有趣得很呐!”

冯保恭敬地接过,快速浏览一遍,脸上也露出了古怪的神色,强忍着笑意: “陛下,李将军一片孝心,忧心老父身体,倒也情有可原。只是这自荐……未免有些……有些心急了,不像是担心其父,倒像是跟他老爹做起了切割……”

冯保也说到了根子上。

一开始,就表明自己老爹不行的态度,他以后在朝鲜犯事,我可是劝了。

朱翊钧站起身,踱到窗边,望着外面深秋的景色,摇头笑道:“李如松,勇则勇矣,忠心也毋庸置疑,他李家世代受国恩,他更是朕一手提拔起来的军门虎子……”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深邃:“但他爹李成梁……不一样。李成梁是从尸山血海里、从辽东那虎狼窝里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枭雄!他信奉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拳头!朝廷的恩威,对他有约束,但绝非他行事的唯一准则。他心中那份野性、那份掌控欲,是刻在骨子里的。”

朱翊钧转过身,目光如电: “去朝鲜,要的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只知忠君的将领,要的恰恰是李成梁这样能镇得住场面、压得住朝鲜各方势力、必要时敢下狠手、有足够威望让朝鲜兵将心生畏惧、让李如松去降服那些心思各异的朝鲜官员和军队……他火候还差得远,他降不住……”

朱翊钧拿起李如松那份奏章,又看了看,最终将其轻轻放在御案一角,并未批示,只是淡淡吩咐冯保:“留中吧。不必发还,也不必申饬。让李如松……好好在蓟镇待着,朕的心腹爱将啊……”

这句心腹爱将,朱翊钧可不是简单的说说……

他也表现的很是明显。

一个李如松,一个麻贵,两个人都有发密函的特权,可不经兵部,都督府直接跟天子对话……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第852章 李如松不乐意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第852章 李如松不乐意了并对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