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回到乾清宫,刚刚坐下,便注意到冯保神色间透着几分焦急。
他知道此时的冯保正在想着如何,才能再自己面前脱身,去见一下太后。
而朱翊钧轻叹口气,看向冯保,缓缓开口道:“朕知道你想去见太后,去吧。”
冯保闻言,如获大赦,赶忙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是,陛下。”
因为冯保他心中清楚,自己必须得去给太后一个交代……
这件事情,再怎么说,他也参与进来的。
冯保行色匆匆的离开了乾清宫,而后,一路小跑着到了李太后的宫中。
刚踏入殿内,便感受到一股压抑的气氛。
李太后端坐在榻上,面色阴沉,见冯保进来,怒目而视,质问道:“是不是你将消息透露出去的?”
李太后可不是傻子,此事她刚交给冯保去办,只用了一夜,海瑞就得知消息,还呈上奏疏弹劾,这般速度,怎能不让她起疑……
冯保知道,该表现自己的演技了。
他“扑通”一声跪下,吓得脸色惨白,涕泪横流,连连摆手:“太后,真不是老奴啊,老奴对太后忠心耿耿,怎会做出此等事。老奴一接到太后吩咐,便小心行事,绝无半点疏漏啊。”
“奴婢,奴婢也不知,这海瑞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
他边说边磕头,额头撞在地上发出“砰砰”声响,仿佛要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
李太后看着冯保这般模样,心中的怒火却并未消减半分。
她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射向冯保,“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不是你透露出去的,你自己心里清楚,哀家现在也懒得问你了。”
她微微仰头,似在感慨,“李文贵犯下这些事,也是他命中该有此劫。但这审案,也得合乎天理人道。哀家就想知道,这三次会审是什么裁决?”
冯保心中一紧,赶忙回道:“太后,海瑞那等人刚正不阿,若是让海瑞主审,李文贵必死无疑啊。”
李太后听完,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默念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海瑞如此刚猛,怕是过犹不及啊。”
实际上,李太后对海瑞也是打心眼里面,有些畏惧。
她并不愿意,跟这种头铁的人打交道,可这个时候,她又不能真的置身事外。
沉默片刻,她唤来一名太监,严肃吩咐道:“你即刻去海瑞那儿,监督审案,审案需顺应天理,绝不能让他们动刑,也不许有人暗中使绊子干扰审案。若有任何差池,哀家拿你是问。”
这太监赶忙跪地领命:“是,太后,奴婢定不辱使命。”
说罢,便匆匆离去,去寻海瑞去了。
虽然李太后在她儿子面前,松了口,服了软,可并不代表,她的身影不会出现在案件的审理之中。
这场针锋相对。
也跟张居正,海瑞所想一般。
从太后天子之间,转移到了太后,与海瑞之间了。
冯保跪在一旁,听着李太后的安排,叹了口气:“太后,要是被陛下知道了……只怕,陛下……”
而李太后打断了冯保的话。
“你闭嘴,娘家人要受审了,哀家的这个安排,陛下是说不出来什么的。”
冯保听着,赶忙闭上了嘴巴……
虽然此时的冯保,看起来很是狼狈,也失去了太后的信任,但他心中已是雀跃,兴奋了。
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到了此时,便已经跟他毫无关系了。
……………………
朝会散了以后,张居正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内阁。
他一进入内阁,便与张学颜,申时行两人商议。
张居正是个务实的官员。
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
他要做的便是,将原本对皇帝陛下影响不好的事情,转变成好的方面。
李文贵落到了海瑞的手上,人肯定是要死的。
那就充分利用起来。
造势。
皇帝陛下大义灭亲的举动,宣告天下,这能让天子的威望实质性的更上一层楼,不管是在民间,还是朝廷内部。
这起事件,自带话题,热度。
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
强权与百姓。
律法的公正与否。
舆论要掌握在朝廷的手上。
“陛下决心严惩李文贵,三司会审势在必行,我们也必须要做些什么。”
张学颜,申时行二人听着多少有些不明所以。
“阁老,陛下已经让三司会审此案,海瑞为主审官,我们也不好插手了。”张学颜沉默片刻,开口说道。
“谁说插手此案了。”张居正轻声说道。“将此事传扬出去,就是我们能做的事情。”
说着,张居正端起了茶杯,轻轻喝了一口。
申时行微微颔首,恭敬道:“阁老,今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陛下,下了旨意,即便我们没有动作,今日与会的官员,也会将此事传扬出去的。”
张居正放下茶杯,目光如炬,斩钉截铁道:“靠着这个太慢了,要做到两天之内,京城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