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执行“西方战区侦察任务”的最后一架歼-16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在龙堡空军基地跑道上稳稳刹停,引擎的轰鸣渐渐消散于暮色之中,一场无形的情报处理风暴已在基地内同步启动。
中州战区空军机关迅速行动,对所有歼16侦察编队带回的原始侦察数据包进行初步融合处理。
数据包包含:多源雷达探测原始数据、电子信号情报截获记录、高价值目标活动轨迹分析、高分辨率航拍图像、飞行员任务后行动报告等等。
基于以上这些,战区空军机关情报分析处迅速生成了一份初步情报产品:《西方战区联合空中侦察初始评估报告》,并通过战区保密数据通信网络紧急上传至中州战区联合作战部。
随后,中州战区联合作战部在接收报告后,立即启动紧急情报响应机制。
由战区参谋长吴斌亲自下令,紧急抽调联合作战部直属战略情报分析中心的精干力量,组建专项情报整编小组。
该小组依托战区级联合情报处理平台(战略级AI战神系统子系统平台),对战区空军机关提交的初始报告及底层原始数据,进行了高效、高强度、多轮次的数据关联与交叉验证、深度情报整编与研判、威胁与脆弱性分析、战场态势可视化生成等等深层处理。
最终,于当日 23 时 33 分,那份凝结着西方战区核心军情、封面上印着醒目“绝密”字样的《西方战区联合目标侦察整编报告》。
经由最高密级呈递流程,无声地抵达了中州战区司令员顾承渊的案头。
此刻,位于战区机关大楼十楼的司令员办公室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巨大的防爆落地窗外,是灯火交织的战区机关与深沉怪诞的远山风景在交织、对抗、相互侵蚀着。
一明一暗,在灯火和口径的物理隔绝下,末世被分成了两个世界。
顾承渊与战区参谋长吴斌,两人相对而坐于宽大的皮质沙发上,整个会客区此时非常安静,只有顾承渊翻动报告书页时发出的、清晰而富有节奏的“沙沙”声。
两人中间的乌木茶几上,两只素雅的宋代汝窑天青釉瓷杯静置,杯中,特供的顶级明前龙井舒展着嫩芽,袅袅升腾起淡雅而温润的青白色水汽。
这缕缕茶烟在明亮的灯光下氤氲开来,悄然熏染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悠远宁静的茶香。
这香气仿佛带着某种魔力,与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使人心静神宁!
时间在沉静的翻页声中悄然流逝....
约莫小半个时辰过去,顾承渊紧锁的眉头终于微微舒展,他缓缓合上手中厚重的《西方战区联合目标侦察整编报告》,抬起目光看向了对面的战区参谋长吴斌。
无需言语,默契自成。
吴斌参谋长沉稳的声音立刻在静谧的办公室内响起,清晰而富有条理:
“首长,报告已详细呈阅。以下是对当前掌握西方战区核心军情的综合汇报。”
他稍作停顿,指向报告的核心结论:
“首先,关于其空中力量。根据多个歼16侦察编队带回的电磁频谱记录、雷达对抗数据及目视观察综合研判:
西方战区空军主力装备,技术代差至少在两代以上,其战机平台老旧、航电落后、态势感知能力极其有限,对我方现役先进空中力量构成的实质性威胁等级,综合评估为‘极低’”
顾承渊微微颔首,指尖在报告封面的‘绝密’字样上轻轻叩击。
报告内详尽的数据和遭遇案例分析,早已清晰地印证了这一点——从超视距探测锁定到近距电子对抗,每一次接触都堪称技术性碾压,用“戏耍”来形容这场教科书式的战场单向透明亦不为过。
对此,战区参谋长吴斌心领神会,因而也不继续在空军方面过多赘言,话锋果断转向西方战区的陆军:
“其次,是其陆军力量!”
“受限于空中侦察固有的战场死角(如坚固掩体、城市建筑群遮蔽、西方战区辖区广大)及伪装遮蔽,所以关于其陆军的情报搜集必然存在信息缺口。”
“但目前咱们已获情报,仍具有极高的战略参考价值。”
说到这里,战区参谋长吴斌的语气瞬间转为凝重,带着一丝发现关键目标的锐利:
“本次侦察最重大的陆上发现,在于确认了西方战区当前唯一可确认的、具备完整战役机动能力的核心主力——第76军团的存在与位置!”
话音落下,战区参谋长吴斌迅速翻开了自己面前的报告,精准地找到陆军章节的起始页。
从这里开始,附带了数十张由歼-16搭载的高分辨率光电/红外侦察吊舱拍摄的兰市战场航拍图。
几乎每一张的图像清晰度都十分惊人,不仅能够分辨装甲车辆型号、火炮阵地布局、部队运动方向,甚至还能捕捉到单兵装具细节和战场临时工事的结构。
“司令员,请看这里!” 吴斌的手指在连续翻过几页战场态势图后,稳稳停在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图片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