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
虫鸣起伏。
绕树三匝。
当苏定方带着左武卫冲向华阴县的时候,他忍不住朝身后的方向瞧了一眼。
废弃河床嶙峋之地,便是从这里再登官道,而官道,就是从华阴县开始,绕了个大圈,行过蓝田,通向的长安。
“将军,秦川侯肯定还没有登上官道,说不准,这会已全军覆灭陷入嶙峋,正一步步的慢慢朝前蛄蛹呐。”有人大笑道。
“是啊将军,不必考虑护农卫了,咱们现在的对手,是左骁卫,右武卫他们!这群家伙,一直舔着咱们的屁股,无法甩开!”
“今日奔袭之事,肯定早就已经传遍了其他诸卫!护农卫输了,无所谓,他们初出牛犊,就算被扒光了衣服,大家也只是笑笑,不会多说什么,可将军,咱们左武卫,绝不能输给其他卫!不然,真的成为笑料了。”
“嘿,更何况将军,护农卫身上的那套铠甲,估摸着五十贯,买不了!最少价值百贯!”
“·······”
其余人也都是纷纷附和。
苏定方点点头,他知道,这些话是没错的,到了现在,护农卫深陷嶙峋,他们倒数第一,已是定了,可谁是第一,却还不好说。
其他六卫,一个个的这一次也都像是打了鸡血般,都非常拼命的想要拿下头筹。
“换马!”
苏定方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吼道。
当这个命令下来,其余人皆是熟练渐渐放下速度,然后翻身跳向了所带的第二批马。
“目标,潼关!”
“等到了潼关,留下标识,再救助护农卫!”
苏定方下令。
众人齐呼一声,朝着前方的黑夜,继续闷头冲了下去。
而后呼吸间,其他已是混乱,似乎融为一体的其余卫军,也都冲过了这个路口,紧随不舍的追了下去。
--------------
潼关,设于东汉末年。
当时,潼关还处于黄土塬上,前隋南移数里,至今便没有什么改动。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南有秦岭分支,东南有禁谷深渊,谷南一口气又和十二座城池相连。
北边,更是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
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更是长安和洛州两地之间的要冲!
而驻守潼关的将领,名为柴令武,同时兼领潼津县县令。
柴令武,乃是柴绍和平阳公主的次子。
足可见朝廷对于潼关的看重。
卯时时刻,东方有一丝丝的鱼肚白,随着天气的转暖,天亮的时辰也越来越早了,若是上个月的时候,卯时时刻,天地之间仍旧是一片黑寂。
柴令武披着甲胄,已登上了雄伟的潼关关隘。
相比于潼关守将的身份,这潼津县县令之职,倒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只要潼关不出什么意外,那么这个所谓的县令之职便是称职的,而如果潼津县治理的再好,可若是潼关有了什么闪失,对于朝廷而言,仍旧不可原谅。
潼津县,是因为潼关而生!
一切,保障潼关的安危,并且能够保证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通行为先。
每天,柴令武都会来潼关上视察一圈,这个时间,也正是换值,并且打开潼关大门的时候。
潼关内外,已有很长的商队已在等待着通行。
潼关门开,大唐才是完整的大唐,潼关门关,大唐,只有半壁江山!
“呼·······”
柴令武轻轻吐了口气,站在一个炭盆前,双手撑着城垛,望着东方渐渐开始冒出来红霞的光景,忍不住感慨道:“再过上几日,撑过去这一股倒春寒,今后将士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偏将在旁笑着附和道:“将军说的是,这一口气,就能撑到下一个冬天了。”
“下个冬天,就不是以往冬日能比的了。”柴令武的手放在了腰间的长剑上,迈步朝前走去:“今年入冬前,看看能不能去找兵部,讨要些棉衣棉服来。”
“北山县纺织作坊出品的棉衣棉服,听说抵御寒冬很有一套。”
“要不是太子殿下突然横插了一脚,长安守军过年前就能全员装备上,何至于还要等到上元节?白白挨冻这么多天!”
柴令武缓声道。
偏将闻言,瞬是大喜:“将军,若是能给弟兄们搞来棉衣棉服,那今后,咱们的日子,就能好过很多了。”
“不过,咱们三千人,是不是,有些多了?”
别看潼关不过只是一个关隘,但柴令武的品级并不低,乃是五品定远将军!
三千人,还是全员皆配甲,战马齐全的精兵悍将,一般的折冲府都不能与之相比,足可称之为一个小卫军。
没办法,潼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没有一个折冲府的兵力,很难处理一些突发事情。
柴令武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相信秦川侯,会体谅咱们兄弟的。”
偏将微微颔首:“将军所言甚是,听说秦川侯历来心有大义,应能知道咱们的难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