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井冈便派马健驻守天目山。
可以说,天目道观就是在马健一手一脚操持下,才恢复到如今的模样。
当然,邱井冈的大力支持也是重要因素。
天目道观的重建,与紫云道观、白云道观有些不一样。
紫云道观、白云道观几乎是白底起家、凭空搞出来的。
紫云道观的原址上,只有一座丈许高的迷你道观模型,和一大堆民间传说。
白云道观则只是一座隐藏在私家花园后堂的参悟室。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对阴修来说,重要的是有一点捕风捉影的“影子”就够了。
阴间修士VS人间大众,那降维优势实在太大了。
有邱井冈、马健等八组阴修掺和,要制造噱头,不要太简单。
他们出巨资购下两处宅地以及地上建筑,拆除多余房舍,只留下空地、小道观、参悟堂。
再圈上围墙,稍加整饬,分别命名“紫云道观”、“白云道观”。
两座带有民间传说的道场就重现人间了。
然后,八组阴修发动群众,找来一批道士入驻,准备开张。
剩下的事,就像街头赌钱、卖古董的做局一样,只需“碰巧”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不断验证两座道观里面的道士料事如神、法术精湛就够了。
在这个时代,披着道士、僧侣之名,只要掌握一门“白醋天书”的技巧,就可“一招鲜、吃遍天”。
何况两座道观的后台是真正的阴修。也就是真正的“鬼”。
没多久,紫云、白云两座道观的神奇法力,就传遍了建康城大街小巷。
两座道观的香火,很快就兴旺得不得了。
可是天目道观却不一样。
天目道观虽然残破,但似乎从没断过香火。
天目道观也不仅仅是民间道听途说的存在,而是许多信徒家族口口相传的真正传承。
许多不远千里来上香的信徒,他们的父辈、爷爷辈,就是天目山附近方圆几百里的农户。
很多人来到天目山周围,还能指出那块地曾是我家的、哪座山曾是你家的…
等等等等。
所以,邱井冈、马健他们,把天目山道观搞到手,然后整修、重新开张,所花费的气力,比花在紫云、白云两座道观上的气力,要大得多。
不过,阴修对付凡人,毕竟不是一个量级。
那些困难都不是事。
喜欢幸好遇见神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幸好遇见神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