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跋焘的大军三月初离开盱眙,回去的路上必须经过彭城。
拓跋焘心里有些打鼓。
因为,他这路人马是十万多点,而彭城里的守军号称也是十万。
如果两位宋国王爷孤注一掷,率军出城与魏军作战,拓跋焘还真的有点慌。
当然,拓跋焘的左翼是拓跋建、长孙真,右翼是拓跋那,两路人马都在十万左右。
如果拓跋焘遭到彭城宋军攻击,他们能够立即增援。
魏军斥候的通讯工作做得非常好。
正常情况下,两翼与大本营之间,每隔两个时辰相对发出一队快马。信息从未间断过。
江夏王刘义恭和武陵王刘骏,站在彭城墙头,看着魏军大队人马从城下官道经过。
拓跋焘不准备攻打彭城,彭城两位王爷也不准备招惹魏国皇帝。
双方颇为默契。
元嘉二十八年三月底,即公元451年3月。快入4月时,拓跋焘回到了平城。
拓跋余因为镇守京城有功,被封南安王。
4月中旬,侍郎任城因为潜往边塞,被魏军巡逻队抓获。
经审问,任城承认自己与柔然族人有走私贸易行为。
任城被处死,家人充军。
4月下旬,给事中仇尼道盛被抓。罪名是在参与办理崔浩连坐案件过程中,侵吞卢家、郭家、柳家几处店铺。
仇尼道盛被当街腰斩。家人充军。
仇尼道盛的案子牵扯到太子府十几名官员。他们都遭到斩杀。
5月,太子拓跋晃完成镇守漠南边境任务,回到平城。
皇帝拓跋焘在接见太子时,只是给予口头嘉奖。
同时,皇帝冷着脸指出:任城、仇尼道盛的案件,许多情节与太子府攀扯不清。太子回府后要好好反思。
拓跋晃伏地悔过,行礼后唯唯诺诺退出皇宫,浑浑噩噩回到太子府。
鲜卑族人的传统是早立太子,树立储君权威,不轻言废立。
拓跋焘深知这点,没有露出这意思。
拓跋晃依旧是太子、储君。
但一天后,皇帝让太监传口谕,免除了他的录尚书事职位。
太子经管的事务越来越少、多数是鸡毛蒜皮小事。
中书侍郎高允,上次差点被崔浩案件牵连。幸亏拓跋晃事先向皇帝求情,他得以平安脱身。
魏国朝廷的官衙设计,都是崔浩、张黎、高允等汉人文官,照搬晋国朝官规制而来的。
中枢衙门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就是秉承皇帝旨意,掌管机要,起草诏书、政令、委任状、敕令等文书的衙署。
这里直接面对皇帝,传达皇帝旨意。
第一把手是中书令,相当于秘书长。中书侍郎是第二把手。
高允几乎天天见到皇帝拓跋焘。
这天,他为皇帝起草好一份诏书,皇帝御览批红后,交给小太监传给门下省。
拓跋焘见高允还不走,便问:“高侍郎还有何事?”
高允忽然整肃衣冠,匍匐在地,叩首道:“微臣斗胆请皇上不要冷落太子。”
拓跋焘僵住。
这老东西!
整个朝堂都在回避提及这茬子事。
就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喜欢幸好遇见神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幸好遇见神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