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回援

作品:幸好遇见神|作者:班门弄茶|分类:玄幻|更新:2025-01-21 06:54:11|字数:8878字

先帝刘裕当年北伐后秦时,借道魏国而不得,便临时发明了这个“却月阵”。

它的特点是以步兵对付骑兵、以少数军士与大股敌军作战。

太尉刘裕率领步兵,以这种阵法,杀得数倍于己方兵力的魏国骑兵人仰马翻、狼狈而退。

那时,先帝刘裕的“却月阵”,是背临黄河,呈半月形状分布。

此刻刘康祖临场发挥、改装一下,布置成圆环状。

早年汉朝大将军卫青,在大漠与匈奴骑兵大军遭遇,所用阵法,与“却月阵”异曲同工。

刘康祖的却月阵成型不久,魏军大部队就到了。

双方都不想废话,直接开干!

拓跋仁的骑兵开始不知道却月阵的厉害,他们团团围住宋军,发起冲锋。

忽然,阵中密集弩矢射向战马,大量魏军堕马倒地。

魏军继续前冲。稍近一些,宋军弓箭手开始射击,魏军又有人落马。

好不容易冲到阵前,宋军盾牌后面的长枪、长矛、长戟刺了过来。

前面的几轮冲击,魏军没讨到任何好处。

拓跋仁一看,这样混战不行。

他把队伍分成四股,占据四个方位。

四股骑兵不再一窝蜂冲锋,而是轮流进攻。

这样一来,魏军轮流得到休息,宋军消耗极大。

不过,在刘康祖、胡盛之、王罗汉、楚闾的督促下,宋军依然坚持死战,杀敌众多。

战斗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傍晚。

魏军死伤人数超过了一万。

但他们人多,拓跋仁杀红了眼,下令不许止战。

宋军伤亡也不小,接近一半。

监军楚闾也变成了疯子。他带着督战队,手握寒刀,凶神恶煞一样,不许宋军军士后退。

双方死伤将士们的鲜血在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下面冷了,上面又洒下热的,顺着草缝在地上流淌。

这时,忽然刮起大风。

拓跋仁见了,心中狂喜。他马上调整策略,将队伍召集到上风位置,向宋军展开火攻。

这一招对宋军相当不利。

宋军的木制战车纷纷着火。军士们手忙脚乱,一边御敌一边扑火。

宋军面对的局面更加艰难。

屋漏偏逢连夜雨,负重却以细绳缚。

在滚滚浓烟中,一支流矢飞来,射中了刘康祖的颈部。

刘康祖猝不及防、倒在地上。

军士们立即上前抢救。

可是锋利箭尖穿透了他的咽喉。

正是所谓的一剑封喉。即便是后世外科高手也回天无力,更遑论当时的条件。

刘康祖即时气绝。

一代猛将就此陨落。

——敌军人数十倍于己方,宋军本来就落在下乘;

——遭遇大风,敌方火攻,局面更加被动;

现在,主将又战死了…

——宋军将士们的情绪再也绷不住,开始溃散。

刘康祖部八千军士,几乎全遭屠戮,逃生者寥寥。

胡盛之、王罗汉被俘。

楚闾誓不投降,被杀。

王罗汉在押送途中,带着枷锁逃脱。

拓跋仁命人砍下刘康祖头颅,送呈皇帝拓跋焘。

他又把宋军所有战死官兵的头颅砍下来,垒成京观。

……

其实,刘康祖与拓跋仁血拼时,臧质、王方回、梁坦几位的队伍,也在从不同方向赶回寿阳途中,确实距离尉武戍并不远。

只不过,那时传讯手段有限,他们都没得到刘康祖部被围困的情报,因而没有刻意朝尉武戍方向急行军,前去救援。

以至于刘康祖部被团灭,他的队友们也不知道。

刘康祖是主动被魏军围困住的,他好像也没有想过传送消息出去。

刘康祖与魏军的死磕,为其余三路人马赢得了时间。

他们趁这个空档,赶回到了寿阳。

*****

刘铄得知拓跋仁大军攻来时,除了下令几位将军立即回援,同时要求周边居民坚壁清野,全部搬进寿阳城。

他还派出军士执行焦土政策,焚毁所有视线内的东西。

刘康祖部虽然全军覆没,但臧质、王方回、梁坦三路人马的到来,极大增强了寿阳城防御力量。

拓跋仁与刘康祖硬拼,损失了一万多人。

他率领不到七万骑兵来到寿阳城下,看着巍峨坚固的城墙,以及城墙上的坚甲军士,无奈摇了摇头。

他记起皇上说过,硬骨头不好啃就绕道而行,迅速南下为重!

水战、攻城,这两样不是鲜卑骑兵的特长。

还有,即便是魏军擅长的阵地战,自己八万骑兵对阵不到一万宋军,己方折损也那么惨重。

要是与这寿阳城死磕,拓跋仁感觉,自己这六万多人拼完,也不见得能拿下寿阳城。

还是不要搞了。

绕道!

拓跋仁大军绕开寿阳南下,沿路的小城就没寿阳那么好运气了。

无数小城镇,广大乡村……都遭到魏军无情洗劫。

拓跋仁一路南下,抵达江西镇。

江西镇在后世安庆附近。

长江总体是东西走向,但在后世的九江那个地方,长江拐向东北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幸好遇见神》,方便以后阅读幸好遇见神第371章 回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幸好遇见神第371章 回援并对幸好遇见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