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进攻、反攻

作品:幸好遇见神|作者:班门弄茶|分类:玄幻|更新:2025-01-16 16:49:06|字数:8852字

众人起立,行礼后退出。

气氛沉闷,个个都有些垂头丧气。

刘武之部没有参加今天进攻,但他一直在现场观察。对兄弟部队的损失,感同身受。

可是主将王玄谟提不出新的进攻思路也就罢了,他却强调滑台城城防坚固这些特点…

滑台城城墙一直摆在那。

攻城之前,主帅不是应该把不利因素全部计算在内的吗?

刘武之十分无语。

……

这次北伐,皇帝刘义隆钦定王玄谟为东路军先锋。萧斌没得选择。

为攻打滑台城,萧斌拨给王玄谟五个整编作战军,三个后营军。另外派出一军楼船水师配合他。

这支楼船军的统帅是宣威将军、钟离太守垣护之。

这一阵子,他按王玄谟指令,率领水师在滑台上游、虎牢关方向的河面抛锚,监视那面魏军动向,随时策应。

垣护之也是颇有来头之人。

他的伯父、父亲曾是南燕军官,后来投降到刘裕军中,得到信任、重用。

垣护之少年时就投军刘裕府,成年后担任刘裕长子刘义符军府中长史,兼行参军。位置非常重要。

刘义符即位后,升他为中兵侍郎。刘义隆登基后,升他为殿中将军。

总之,刘家父子两代三人,都很信任他。

元嘉七年,垣护之随到彦之北伐。

那次战争中,到彦之充分展现其怂包特色,一听说魏国大军攻来,就弃城、抛物逃跑。

只有两个人因劝谏到彦之而受到刘义隆嘉奖。

其中一人就是垣护之。另一人是王仲德。

王仲德作为到彦之副将,他对到彦之的劝谏,不是让他别逃,而是指点他尽量减少损失、逃得“漂亮”些。

但垣护之却不是那意思,而是诚挚希望到彦之:作为主帅,一举一动对军心影响至关重要。面对敌军,不应该首先考虑自己性命安危。

他是唯一提出建议,请求集结东部全部力量,过来增援滑台守将朱修之,从而与魏军决一死战的将领。

到彦之自然是听不进他的劝谏。否则,那次北伐不会输得那么彻底。

这次,垣护之一直密切关注着攻城动静。

王玄谟首攻受挫后,犹豫不决起来。垣护之立刻就得到了消息。

第二天一早,他乘坐一艘快船来见王玄谟。

二人见面,垣护之行礼后,直奔主题:“禀王将军,末将认为,战争开始,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胜败;攻城拔寨开始了,哪能还是前后顾虑士兵生死?早日结束战斗才是死人最少的途径;城内财物、奴隶、将领头颅奖赏,应该全部许诺给攻城将士,激发他们斗志。属下希望将军把速速拿下滑台城当做唯一目标。还请将军三思!”

王玄谟知道这位将军的个性,不敢反驳他。对他客客气气,表示一定参考他的意见。

送走垣护之后,王玄谟再次召集五位将军和郭维开会。

王玄谟决定:明天继续攻城。

大家也是这个意思,无人提出异议。

至于把城内财物、俘虏许诺给士兵,王玄谟没提。

首次攻城后的第三天,同一时辰,宋军进攻又开始了。

唯一不同的是北门攻城军换成了刘武之部。

北门攻城时间不再错开,而是与另外三面同时开始。

……

上午,宋军猛攻一个半时辰,结果还是不理想。

下午继续…

结果也是差不多。

宋军与魏军战损比,超过5换1。

……

于是,王玄谟大军对滑台城的进攻,变成纯粹“兑子战”。

比例是魏军:宋军=1:5。

这样一来,宋军没了任何士气优势:冲锋官兵们看不到城破迹象,反而4/5机会是送死。

反倒是城内魏军,他们知道没有其它退路,只有死守坚持,等待十月到来后,皇帝拓跋焘兑现诺言:亲率六镇肥马狼军反攻宋国。

鲜卑人从来都是一口唾沫一颗钉。

皇帝的话,独孤寒吖深信不疑。所有魏军将士也是如此!

……

在滑台城魏军艰苦卓绝的战斗、等待中,十月终于到了!

这天,垣护之乘坐一艘快舰匆匆忙忙赶到滑台,面见王玄谟。

他还是老风格,行礼后立即道:“禀王将军,我部斥候得到确切情报:魏主拓跋焘已经集结五路大军,不日南下。请将军制定作战计划时,考虑这一因素。我部水师誓死会挡住上游虎牢关方向、顺流而下的魏军。但是下游东面的和陆路的魏军。请将军与萧将军、武陵王、江夏王商量抵挡办法。”

王玄谟听了垣护之的情报,脸色煞白。

对方作为楼船军将军,亲自来传递消息、表达态度,意图很明显:形势就要逆转;楼船军该做什么,绝不会怂。但楼船军在拓跋焘大军面前,非常渺小,做不了多少事。

王玄谟强压着心中惶恐,与垣护敷衍问候。

垣护之人老成精,立即告辞走了。

魏军大举反攻,他回去也要布置应对措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幸好遇见神》,方便以后阅读幸好遇见神第367章 进攻、反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幸好遇见神第367章 进攻、反攻并对幸好遇见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