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海上的征程1

作品:南明崛起|作者:阳江牡丹|分类:历史|更新:2024-11-25 16:12:19|字数:8386字

李奇经考虑,还是决定出兵日本,虽然这样四面开战,对后勤的资源会带来压力,但战争同样会带回来巨大的回报。

何况这大陆上的战争,也用不到海军,这强大的海军不找点事干,那如何强军?强大的军队是要打出来的。李奇铺开信纸,亲笔给郑森复信。

成功:

来信收悉,吾反复研读,深感汝之提议颇具战略眼光。汝洞察日本局势,见其大名内乱,如乱麻之态,此确为我等成就大业之良机,不可多得。

汝之计划,从军事战略角度分析,先攻弱小大名,分化瓦解,此乃上策。利用其内部矛盾,可减少我们的作战阻力,逐步扩大我们在日本的势力范围。经济上,控制贸易是关键。

听说日本盛产白银,不知能否找到其银矿,帮助开发。

日本的矿产、木材等资源对我们发展意义重大,若能掌控,可增强书院实力。同时,在日本建立据点,能为我们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撑,保障后续行动顺利开展。

对于日本各大名,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虾夷地的松前氏,我们可迅速出击,拿下此地作为据点。九州岛津氏,虽有可乘之机,但要小心应对,可尝试联合其周边有矛盾的大名。本州中部局势复杂,需谨慎行事。

关东德川氏实力强劲,目前不宜与之正面交锋,先观察其动向,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今,兄以绿水书院山长、绿水集团总督之身份,授权于汝,命汝率领舰队从长崎出发,开启此伟大征程。

然,在对日本行动之前,有一要事需汝先为。

汝需先在釜山登陆,与朝鲜政权接触。朝鲜之地,于我等而言,战略意义非凡。虽其在清军强力镇压下,表面向清军投降,但其民间百姓对大明之情感,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朝鲜民众心中,大明乃正统之所在,此情感深植于他们的灵魂之中。

汝此去,需严正警告朝鲜政权,我绿水书院乃大明之延续,代表着正义与希望。不可令其对我们抱有丝毫敌意,以免生变。

朝鲜之态度,关乎我们此次行动之成败,务必谨慎对待。汝可向他们表明,我们无意侵犯朝鲜,但也绝不容许他们做出任何损害书院利益之事。

贤弟,此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兄深信汝之能力,汝定能不辱使命。愿汝旗开得胜,早日归来,为书院再立奇功。张又鸣现驻吕宋,当可给汝助力。

李奇手书。

李奇给郑森去信的同时,又手书书信一封给在南海活动的张又鸣舰队,让张又鸣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移师日本,给予郑森助力。

朝鲜,这片位于东亚的古老土地,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与历史,在明皇朝灭亡后,宛如一艘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孤舟,陷入了复杂而微妙的局势之中。

朝鲜政权内部,亲清派与亲华派如同冰火两重天,双方势力的争斗如同暗流涌动,在朝堂之上、宫廷内外掀起阵阵波澜。

清军的铁骑踏破朝鲜的边境后,以武力强行压制朝鲜,使其表面上屈服于大清的统治。朝鲜的官方在清军的威慑下,不得不做出迎合的姿态,向清军称臣纳贡。

然而,在朝鲜民间,百姓们对大明的情感却如同燃烧在寒冬中的火焰,从未熄灭。大街小巷之间,人们私下里依旧传颂着大明的辉煌历史,执行大明年号,视大明为心中永远的正统。

这种民族情感,是历经数百年的文化传承和中朝之间深厚友谊所铸就的,它深深地扎根在朝鲜百姓的心中,如同盘根错节的树根,无法被轻易撼动。

尽管清军在朝鲜实施了高压统治,试图抹去大明在朝鲜的影响,但民间的反抗情绪如同地下的岩浆,随时可能喷发。朝鲜的乡村田野中,农民们在劳作之余,会对着大明的方向默默祈祷;城镇里的学者和文人,通过文字和讲学,传承着对大明的忠诚与怀念。

这种复杂的局势,使得朝鲜成为了东亚地区一个敏感而又关键的存在,它的态度和动向,对于绿水书院的海外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郑森率领着庞大的舰队,如同一群威武的海上巨兽,浩浩荡荡地来到釜山外海。舰队的战船一艘接着一艘,整齐地排列在海面上,船身的木质纹理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古朴而威严的光泽。

船帆高高扬起,白色的帆布在海风的吹拂下烈烈作响,仿佛是在向大海宣告着它们的到来。船头的雕像栩栩如生,有的是威风凛凛的神龙,有的是展翅欲飞的大鹏,象征着舰队的威严和力量。

郑森站在旗舰的船头,身姿挺拔如松,他身着华丽的大明服饰,那服饰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绣着精美的龙纹和云纹。

头戴一顶象征着尊贵身份的冠冕,冠冕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望着远处的釜山港,心中满是对此次使命的庄重感。

郑森派出的联络官乘坐一艘小船,向着釜山港疾驰而去。小船上插着代表大明和绿水书院的旗帜,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鲜艳夺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南明崛起》,方便以后阅读南明崛起第272章 海上的征程1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明崛起第272章 海上的征程1并对南明崛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