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去李屋寨那里说一声啊,还有那山头村,怎么也能再找几十人吧?”李奇说道。
“好的。”关柱子说道。
“你去请人的时候,待遇不变,另加一斤米的跑腿费。”李奇招了招手,“过来,把这衣裳带去吧。”顺手把一套寨民的衣服拿了过来。
“山长,怎么好意思呢?”可看了看自己那破烂的衣服,还是接了过来,深深的鞠了个躬,才转身去了。
晚上,山寨里那朗朗的读书声传了过来:
“国强民富,平等公正。”
读书不是目的,认字也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明白道理才是最终的目的。当然不是明白那愚忠的道理,要的是那可以为之奋斗的道理。
后世的周先生,不就弃医从文,为的就是唤起民智。那作为一个“悟了”的人,首要的是授业解惑,免得身死道灭。
看来得办一个书院了,李奇不由得在心里想,可不能再用山寨的面目出现了,弄个书院玩玩吧。
后世不都流行弄个马甲吗,那我也可以啊。弄个马甲,把长衫一披,冠巾一戴,谁敢说自己是土匪?那不是读书人吗?
以国朝的尿性,读书人还是受礼遇的,办事也方便的多了。而且这时的社会大潮,结党讲学,百花齐放,思想自由,正是文化的繁盛期。
也可掩人耳目,免得树大招风,现在还不是不对抗社会的时候,也不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地方。
北方虽已是乱世,但南方还相对稳定,朝廷虽然早就管不到这里了,但大国的巨大惯性还是让社会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地方政府还是正常运作,要是在这里造反,出了风头,还不是被秒杀。
但开个书院就不一样了,现在正流行着呢。到处都是有钱有闲的人,讲学的,着书立传的,开宗立派的,办书院的,都在享受这文化的盛宴。
这时社会自由度极大提高,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社会言论方面,基本上是无政府状态,繁荣的皇朝有着充足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包容。
读书人的事,能算事么?那都不是事!
古代中华的悲哀,一开放富裕了,经济文化繁荣了,也基本就是王朝的末年。宋是这样,明也是这样,都看到了资本社会的萌芽了,一下子又回到了原始社会,野蛮又统治了文明。
喜欢南明崛起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南明崛起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