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走到距离前排百姓,约十几米之处大声吆喝,胆子不可谓不大!
摊位前的苏尘很佩服李治的胆量。
“卖红薯啦!软糯香甜的红薯,一文钱两个,快去看一看瞧一瞧!”
朱雀大街宽广无比百米多宽,观影百姓聚焦偏右位置,正对朱雀门右边的幕布。
李治来回吆喝两遍,无人搭理他。
“姐夫~!”李治略显沮丧回到苏尘身旁,“莫非城中百姓夜间出行,身上不曾携带钱币?”
苏尘看向李治极为认同的点点头,“诶~你说的还真有可能啊!”
“啧~不急!”思索几秒,看了下手表,“这一集还有十来分钟。等会我把平板暂停播放,你再去吆喝两嗓子!”
“好的姐夫!”李治点应承。
前排的百姓已认出,大名鼎鼎的镇国侯苏尘。
正如李治所言,坊间居民洗完澡,一身薄衫出门哪会带钱。
除了平康坊等夜间营业场所,长安城内晚上无人行市。
食用过红薯土豆的人不多,但听过之人比比皆是。
长乐公主与锦儿,已经和李世民长孙皇后站到了一起,此刻正在说着讥讽苏尘的话语。
“呵呵,那小子今晚怕是一颗红薯卖不出!”
长乐公主深以为然,附和道:“父皇有所不知,苏尘此前对我吹嘘赚大钱呢!”
“呵呵!”李世民笑了笑,看向红薯摊位。
李治走到前排百姓跟前吆喝时,侍卫想上前护卫被李世民出言阻止。
守护在平板桌案周围的侍卫,第一次放映有十几人之后逐渐减少,现在只有六人持棍看护。
十几分钟过去,平板自动跳过片尾曲即将播放下一集。
早有准备的苏尘,快步跑上前去暂停播放。
李治见势在摊位前,再次吆喝起来:“卖红薯啦!软糯香甜的红薯,一文钱两个,快去看一看瞧一瞧!”
“天幕为何无声静止了?”
“红薯?”
“何人叫卖红薯?”
“发光神物?”
平板暂停音响无声,百姓议论声起,人头攒动向吆喝声传出的方向探视。
“管家,上前探查一番发生了何事!”
一众世家之主碍于颜面,不好与人争抢前排位置,远远聚集在人群侧旁。
对前方的情景一无所知,就连三米高的太阳能路灯都看不到。
“拜见镇国侯!”
有两位男子,小心翼翼来到摊位前,年纪与张龙不相上下。
“哈哈,两位兄台不必客气哈!”开张生意上门,苏尘热情拱手回礼,招呼道:“二位是买红薯还是土……贞观豆?”
至于皇子和公主,没人搭理两个小家伙。
李治满是期待的眼神看向来人,吆喝半天终于有客上门。
小兕子摸着怀抱的锦盒,随时准备开箱装钱!
其中一名男子低头打量一眼那堆煤球,拱手作礼相问:“敢问侯爷……红薯售价几何?”
苏尘面带微笑,端起蒸屉顶层蒸盖,“红薯一文钱两根,盐水贞观豆四个一文!”
“一文钱两根……”
男子犹豫片刻,从袖口掏出两张金币双手递上,“侯爷,请予在下两根红薯,四颗贞观豆!”
“好嘞,小兕子收钱!”
“嗯~!”小兕子打开锦盒上前两步,仰头看向那名男子。“承惠两文!”
男子躬身向锦盒投入两张纸币。
小兕子微微颌首致谢,立即将锦盒盖上。
“兄台担心烫手哈!”苏尘看向交钱的男子微笑提醒,想着下次摆摊要准备打包材料才好。
“多谢侯爷!”男子作揖一礼,双手微举放下袖子,从蒸屉取出两颗红薯交给同行男子。
随手再取出四颗土豆用衣袍兜住,没有挑大小。
男子看向苏尘欲言又止……
“哈哈哈,两位慢走哈!”苏尘将蒸屉盖子放在一旁案台,没有盖回去。
见此,两男子对苏尘躬身一礼,返回观影区域。
两名男子乃修路工人,龙门县至朔方路段已全部完工。
此次返家五日之后,便再次归队前往石州,继续龙腾国道的施工。
不远处又走来几位准顾客,其中有一妇人牵着四岁左右孩童。
“拜见镇国侯!”众人来到摊位前,纷纷向苏尘行礼。
苏尘上前两步,热情回应,“哈哈哈,各位街坊邻居不用客气哈!”
唐朝与其他封建王朝不一样,女子不闭足,平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甚至时常可见女子身着男装,民风很是开放。
聚在摊位前的人越来越多,李治、小兕子兄妹俩站在苏尘身旁,心里很激动。
不等众人行礼,苏尘扯着嗓门吆喝起来:“红薯一文钱两根,贞观豆一文钱四个!”
“侯爷,小的要两颗红薯!”
“小的要四颗贞观豆……”
此前交易过程众人看在眼里,纷纷效仿主动向小兕子钱箱投入铜钱或金币。
在大唐,不论是经商之人,还是百姓购物,无不坚守诚信不必担心作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