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他熟悉的物和人,都离他远去了。
人世间,只剩下他一人。
此后十年,他又像以前一样,每年都去一次流沙沙漠与横南山,离开横南山后,再去又一山替水羲和拜祭她的父母。
直至他的身体再也不允许他出行了。
又是一年深冬,俞白在给水羲和留的那个小院里的梨花树下睡了过去,时年九十七岁。
离开时,他又多了一个遗憾。
未能等到梨花盛开。
楚默离看完最后一行字,已近拂晓。
书的最后一页,是小女孩拿着玉笛站在梨花树下,不满地看着对面的小男孩。
她手里的那根笛子,虽然看不出什么明显的特征,但是楚默离知道那就是水乔幽手里的浮生。
水羲和死后,浮生流向了哪里,书中并没有透露。
按照书中俞白的行程推测,横南山必定在西北方向。
楚默离对整个青国地形分布了如指掌,别说西北,就连青国都没有横南山这个地方,一百多年前的大邺也没有。
这个横南山,明显是故意起的名。
想到离人庄与夙沙林栖的关系,楚默离断定这座山实际是肃西山。
此处或许是俞白不想有人以书为线索去山中打扰水羲和,也不想给离人庄造成困扰,故意改的。
那么芙岭,又是哪?
水乔幽曾说,这本书是俞白所写。若不是俞白,估计也没人会对这些旧事如此清楚。
不过看后面所述之事,这最后一册,应是其他人整理后再刊印的。
此事足以证明神秘的云川天的确还存续着。
楚默离立即找了一张以前的四国舆图出来,举着烛台在图上一一比对。
他将整个淮地仔细看了两遍,尤其是夷水周边,如他所想,舆图上没有芙岭。
整个淮地也都没有与这两字相近或者同音的地方。
这个芙岭,多半也是俞白为了这本书特意取的。
其实就算俞白不改,整理刊印此书的人应该也会改。
楚默离望着夷水周边群山微微蹙起了眉。
书中提到的传国玉玺,当时的确是不见了,之后也一直没找到。
因为没有传国玉玺,造成了后来的天下四分。
现今,各国天子也仍旧在找传国玉玺。
书中后来也未再提到过传国玉玺,但它有表明商陆后来再未回过芙岭,实际也是在隐晦地告诉世人,连逸书并未将传国玉玺带到芙岭,即未带到云川天。同样的,云川天也没有那张藏宝图。
否则,商陆不可能未再回过芙岭。
楚默离放下手中烛台,又瞥到刚放下的书。
窗外的风吹开了书页,最后那幅小图又进入他的眼帘。
望着浮生,楚默离想起水乔幽。
难道,她是因为水羲和实际是葬在肃西山,才会在离开原阳后,去到肃西山。
想法出来,他自己又觉得这个原由其实没有什么落脚点。
毕竟,水羲和都死了快一百年了,就算她家先祖受到水家的恩惠再大,后人也没有必要再去给她守墓。
只不过,除了这个原由,他实在想不通,九州这么大,她年纪轻轻,为何要去满是冰雪的肃西山居住。
原阳,根本找不到她生活过的痕迹。
他也想过,肃西山,或许也是她随口编的一个谎言。
然而,除了肃西山,它处也无她存在过的痕迹。
她的前半生,似乎是空白的。
想到水乔幽,他不免又想到她的身体。
黄泉之毒,危险万分。先前有夙沙月明在她身边帮她压制毒性,她尚且还能支撑。
如今,夙沙月明不在她身边,她带走的药按说也早就吃完了。
也不知,她是否还安好。
但是,想到过往,楚默离坚定地相信,她肯定还活着。
《云上月》的第三册投放到外界的数目非常少,整个雍国都没有,邵州苍益这样的偏远的地方,更是连这事都听不到半点消息。
看客在为书中故事感慨万千时,水乔幽完全不知这件事情。
这些日子,因为吃不上饭的问题,海螺峰周边的山头都被仙人寨收编了。
这么多个山头,却还是没能有她那马愿意吃的草。
故而,每隔两三日,她就会带着它去山下走走。
收编了新的山头,水乔幽也未让人放弃原先的。她则依旧住在了海螺峰上,每次下山去的都是幸福镇。
这个地方,消息虽不如麻山镇和临渊城那些地方灵通,可最近江湖人多,每次来也都能听到一些外面的事。
金子还在补充羊皮纸上的地形,银子因他们的人变多更忙了,甜瓜闲的没事,知道水乔幽还没完全学会当地话,每次看到水乔幽要下山,就主动给她牵马引路。
甜瓜跟着她下了几次山,发现她脾气实际上比以前的大当家好多了,人也外向了许多,做事更是殷勤。
在山上待了两日,甜瓜又跟着水乔幽下山了。
两人先去了客栈打尖,等饭菜的时候,门口进来三个客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