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觉得国外什么都好,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并不只有知识分子,普通人也一样,买东西首先考虑外国货洋牌子。
不说移民国外,就算你能出国一趟,那都是十里八乡脸面有光的事。
改开之后,国外的信息大量涌入,冲击着国人的价值观。
从国外涌入的这些信息很多并不准确,要么是片面的,要么经过美化。
这个年代网络并不发达,你根本没有办法去辨别真伪。
与国外有接触的那批知识分子,凭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垄断了以上信息的解释权。
即便他们知道国外是怎样的,却依旧将国外粉饰得就像天上人间一样。
除了能够为自身带来优越感之外,更多是其中潜藏着大量的利益。
所以,陈枫并没有责怪那个穿着红衣服的女孩,她只是被欺骗,被蒙蔽的众多国人之一。
陈枫相信等她真的到了国外,她会见识到真实的西方世界是什么样子。
至于她的想法会不会改变,陈枫就不知道了。
结束这个问题之后,陈枫又开始陆陆续续的回答一些同学的提问。
无论是财经,还是政治,还是一些未来科技的走势,各方面都有。
陈枫没有很直白的回答所有的问题,但是他的回答却也潜藏很多信息。
在场的这些大学生,只要能够消化其中一二,就足以影响他们将来的道路。
转眼间,过去了一个半小时。
这一场演讲原定的时间,就是一个半小时。
陈枫在台上与台下的学生亲切的互动,以至于他有些忘记了时间。
台下的一位工作人员走到台下,小声提醒道:“陈先生,时间快到了。”
陈枫这才想起原来还有时间限制。
他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时间过得很快,跟大家交流我感到非常愉快,但是今天的对话也接近尾声,这样吧,我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聊完这最后的一个话题,我们就结束今天的探讨。
想要提问的同学,可以把手举起来。”
台下的观众听到这已经是最后一个问题,齐刷刷的把手举起来。
雷君也一样。
从演讲开始,一直到现在,只要到了提问的时候,他都会把手举起,希望能够获得对话的机会。
只是每次都抽不到他。
现在是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了,雷君再也坐不住了。
他知道要是不再主动一些,这最后一个机会也轮不到他。
与华人首富对话的机会,那是多少钱都买不来。
况且他真的有一个问题想问。
雷君一咬牙,直接站起来,朗声道:“陈先生,我有一个问题,请您回答我!”
大家都是坐着,他一个人站起来,并且声音洪亮。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雷君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他知道自己这样提问,是另类的,不讲规则的,但是规则也没说不许站起来提问啊。
他其实是在赌。
要么陈枫看到他选中他,回答他的问题。
要么在周围的一片责骂声中,他被工作人员带出去。
这是百分之五十的机会。
雷君鼓起所有的勇气,他的目光直视着舞台上的陈枫,等待着结果。
台下的这个年轻人居然直接站起来提问,让台上的陈枫也有些惊讶。
他的目光落到这个站起来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很年轻,身材高大,身姿站得很直。
但是,他的目光很平稳,平稳中又带着几分锐利。
这种气度,很不寻常。
看着这个年轻人,陈枫隐隐约约觉得有些眼熟,却又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不过对方能够以这种方式脱颖而出,陈枫还是很欣赏的。
想要做成什么事,就是得有打破规则的勇气。
“好吧,这位同学,既然你都站起来了,那么这最后的提问机会就交给你吧。”陈枫面带笑容
雷君听到陈枫愿意回答他的问题,心中顿时欣喜万分。
当着所有人的面,雷君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陈先生,请问你认为互联网行业在我们国内有多大的发展前景呢?”
雷君现在在金山网络公司当总经理,但是去年他们做的拳头产品“盘古组件”耗费了两千万的成本,最终只卖出两千份,不及预期的十分之一。
这段时间他一直加班做新产品,但是心里还是迷茫的。
去年的项目,给他留下的阴影,现在还在。
自从盘古组件失败后,雷剧就开始怀疑,国内是否不适合做互联网产品。
国外有朋友在硅谷,向他发出邀请,他也在考虑要不要到国外试试。
今天他来海城大学听讲座,就是想陈枫能够解开他的疑惑。
别人或许不知道陈枫在硅谷的影响力,雷君确实一清二楚。
陈枫在硅谷不但投资了微软,控股了苹果公司,就连现在最火的TX公司也是他投资创办的。
这样一位在硅谷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回答对于雷君而言很关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