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加封护国

作品:宣和公主|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分类:古言|更新:2025-03-27 16:22:13|字数:4638字

第387章 加封护国

这日的大朝会,平西王府成了最大的赢家。

先是蓝笛被直接任命成了御林军都统,然后荣韶凌又下旨加封宣和公主蓝敏仪为护国宣和公主,位同亲王。同时在京郊增设南大营,由蓝敏仪负责组建。

这比将平西军拆成西南军和西北军都惹人注目,与林家联姻的宣和公主并未失去圣心,相反皇帝太信任她了。

因为没有后勤支撑的边关大军,想要造反打到京城可不容易,反而是京城周边的小股城防部队逼宫更容易些。

一句位同亲王触动了几位王爷的神经。

定王还好,他没野心也从不染指军队,他家的孩子与蓝敏仪关系还都不错,没什么可嫉妒的,只在心中感慨一句:他这皇帝弟弟还真是对这义女不设防呢,京城防务大半归了她。

其他几位王爷心中就不舒服了,又是嫉妒又是暗恨。

嫉妒的是圣旨上这句位同亲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依荣韶凌对蓝敏仪的看重,这意味着蓝敏仪可以拥有一千名亲兵。

按照宣朝的爵位制度规定,亲王可以拥有一千名亲兵,郡王可以有五百名亲兵。

但其实除了太祖、太宗两朝真正上战场的王爷货真价实的拥有足额亲兵,后世长居京城的王爷所拥有的亲兵只是虚名。

毕竟历史上杀兄逼父的宁太祖,当时他手中能直接调动的兵力只有八百府兵,有前车之鉴在,皇帝为了防止王爷兵变,用了各种手段限制诸王手中的武装力量。

如今四位王爷手下刨除占用亲兵名额实则毫无战斗力的丫鬟男仆,能用的亲兵不足两百。

暗恨的则是蓝敏仪掌控了京中半数城防力量,又与林家联姻,却是他们绝对没有希望策反的存在,将会是日后阻碍他们成事的巨大障碍。

纵然荣韶凌帝位稳固,但这四位王爷却并没有放弃心中野望,因为荣韶凌的缺点很明显,他对下面官员心狠手辣,对血缘亲人却少了一名合格帝王该有的冷血。

他做皇子时手下有统领平西军的蓝晏清,有位极人臣的赵海齐,但被父皇打压时,虽有挣扎却不够激烈,按部就班的当了太子,熬死了父皇才登基。

几位王爷曾不止一次在心中嘲讽荣韶凌没魄力,若他们是荣韶凌,不知道要早登基多少年,至少不会给弘嘉帝坑死蓝晏清、害惨平西军的机会。

登基后,对于当年与他争夺储位的宸王和秦王,荣韶凌也没有想方设法整死他们,这般心慈手软给了这几位王爷几分胆量。

除此之外,荣韶凌还有个非常致命的缺点,他子嗣不丰,膝下只有荣晟泽一个儿子,且天分还不高,这让几个当叔叔的如何甘心。

虽然荣晟泽被荣韶凌保护的密不透风,但这几位叔叔相信只要熬死了荣韶凌,万事皆有可能,尤其是比荣晟泽大不了几岁的涵王和瑞王,当年争储还没长大就没机会了,可日后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唯一让这四位王爷高兴的是,蓝笛的任命没有引起太大风波,蓝敏仪的事却招来了半数朝臣反对。

加封护国一事没人敢说。

虽然按照宣朝的规矩,只有做为皇帝姑祖母的大长公主才是四字封号,从没有公主拥有过四字封号,但也没有哪位公主有蓝敏仪这般功绩,称她护国实至名归。

但由她主导设立南大营就不行了,文臣武将都不愿见到此事。

文臣们齐心协力、费尽心思打压武将才让朝廷风气变成了重文轻武,而一个倍受宠爱又有能力的公主,极有可能凭一己之力扭转这个局面,这如何能忍?

而且文官也不愿京城再多一个南大营,纵然只有两万人马却被寄予厚望,要成为精锐中的精锐,维持两万精兵的花费可不少,这笔钱,文官们不想花。

对于武将来讲,官职权力就这么多,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蓝敏仪发达了,势必会提拔自己人,她府中可不止蓝笛一个。

可惜这半数朝臣的阻止无效,与林家有关的官员选择了沉默,文官之首赵海齐又从大局出发,站在了文官利益的对立面,带着心向蓝家的武将们舌战群儒,驳得那些私心作怪的官员哑口无言。

在荣韶凌意味深长的笑容中,大朝会圆满结束,朝臣们有序退朝。

走在最前方的自然是几位王爷,虽是亲兄弟,彼此之间却没多少交谈。

定王神态最是平静从容,悠悠然向宫外走去。

宸王面无表情,可是眸色深沉,很显然心中藏了不少事儿。

秦王同样面无表情,但眼中偶然闪过几分得意,有种老神在在的意味。

涵王、瑞王年轻,心思深沉但功夫不到家,是肉眼可见的不悦:皇兄只是表面上对自己不错,但任他们如何努力,实际权力是一点儿也拿不到,难道他们还比不上一个孤女!

几位王爷后面是两位丞相,赵海齐往日身后跟随者众多,今日出了大风头却成了孤家寡人,但他不喜不怒,自去办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宣和公主》,方便以后阅读宣和公主第387章 加封护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宣和公主第387章 加封护国并对宣和公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