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幼年拜入截教,在碧游宫修道数十年,去年刚刚外出游历,一直在深川内苦修五行遁术,恰逢朝廷南征剿蛮,又听大王御驾到此,便揭下招贤榜,想要搏一个富贵前程。”洪锦说道。
“呵呵,修道之人,也贪图人间的富贵吗?”一名诸侯冷笑道。
“修道之人并非是圣人,七情六欲、富贵享乐也不能免俗。”洪锦平静道,“我修道数十年,苦练神通,就是为了能凭借本事,搏出一个前程似锦的富贵路来。”
“道长何不安心修炼,早日踏入仙途,何必被凡尘琐事给缠了身心?”鄂崇禹问道。
“我若有成仙的把握,何必来此?”洪锦摇了摇头。
仙境,
最低级的便是散仙。
可即使是散仙,也不是那么好成的。
最起码洪锦没有多大的把握,他这辈子,顶多就是知命境的命,若运气好,撞见一份机缘,兴许可以突破人仙境,但也就止步于此了。
在仙界,真正的仙人也着实不多。
一位散仙,在六界任何地方,都能混到一个高位,被誉为六界大能。
天仙,在仙界来说,就已经算是一方诸侯了,拜入三大教,也能混个长老位置。
即使是在仙界,知命境强者,也算是一方高手了,那是仅次于“仙”的存在,在各大势力中,也算是中流砥柱。
一直以来,三大教都蒙上一股神秘的『色』彩。
世人皆知,三大教乃是六界最强盛的势力,每一教都拥有横压一界的实力。
故而,从三大教出来的弟子,必定是极其优秀,有希望成就仙人的弟子。
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三大教也仅仅是广撒网,多培育幼苗罢了,希望用量,堆出来一个质。
十万名弟子中,能诞生一位仙境来,也算是值得。
“洪锦,今日众诸侯在场,不妨亮一亮你的本事,让诸位诸侯看看,出身于截教碧游宫的人,到底有何能耐之处。”帝辛淡笑道。
他这是打算利用洪锦,来达到宣威的目的。
你看,连截教碧游宫的弟子,都争着抢着投靠寡人,谁还敢说大商衰落了?
若大商衰落乃是定数,洪锦又岂会揭榜来投?
“启禀大王,草民在碧游宫修道数十年,习得多种神通法术,其中最擅长的莫过于内旗五行道术。”洪锦说道。
“什么事内旗五行道术?”鄂崇禹问道。
“奇门遁甲之一,内旗五行道术!”洪锦淡淡道。
“奇门遁甲?!”众诸侯一愣。
他们自然知道奇门遁术,乃是九天玄女所创的帝王之学,而九天玄女便是上古轩辕黄帝的老师。
传说上古之时,时黄帝继位二十二年,礼贤下士,修身积德。蚩尤残暴,为了拯救人民,奋起讨伐蚩尤。
黄帝与蚩尤鏖战于涿鹿,黄帝虽得风后和力牧二圣贤帮助,但仍九战而不胜。蚩尤凭借妖术,多方变幻,呼风唤雨,吹烟喷雾,使三日三夜大雾冥冥,令军士不见天日,难辨山川四野方向,困黄帝于太山之下。
黄帝见军士无法作战,引兵退归太山之阿,夜间昏然忧寝。于是黄帝虔诚祈祷于泰山,终使西王母深受感动。
西王母遣使先授真符给黄帝佩戴,再命玄女降临,传授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以及兵符印剑,九天玄女也因此成了黄帝的师尊。
为了战胜蚩尤,九天玄女令军士宰夔牛制作八十面战鼓,使黄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辅助之后,带兵与蚩尤大战于中冀。当黄帝摆下“奇门遁甲”阵之后,即令军士以雷兽之骨,大击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时鼓声大作,一击震五百里,连击震三千八百里,只见整个战场地动山摇,天旋地转,喊杀冲宵汉,使蚩尤兵卒神魂颠倒,冲杀元门,败倒如山。
“蚩尤铜头啖石”,即把石头当饭食,且能“飞空走险”。但在夔牛鼓震声中,“九击止之,尤不能走,遂杀之。”尔后,黄帝又诛榆罔于阪泉,经过这场大血战,天下始得大定。
从此,奇门遁甲术也一直被列为禁忌之学,夏后启登基为帝,便把奇门遁甲术,列为每任先王必学的经文,并严禁天下人学习,列为禁书。
自成汤灭夏,最终在大夏宝库里,找到了《奇门遁甲》效仿夏后启,列为禁书,唯历代殷商之主,才能够学习这部帝王之学。
故而,今日当众诸侯听洪锦说,他的本事来源于传说中的帝王之学《奇门遁甲》时,顿时惊愣,下意识地看向了帝辛。
帝辛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洪锦。
洪锦答道,“在下修炼的内旗五行道术,虽来源于奇门遁甲,但与被列为禁书的帝王之学,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奇门遁甲共分为理数奇门和法术奇门两种。理数奇门,便是所谓的帝王之学,自九天玄女创造出奇门遁甲后,只把理数奇门传授给黄帝,而法术奇门,一直被三大教和一些顶尖势力,收录于藏经阁内,在下修炼的便是这法术奇门。而法术奇门中,又包含内旗五行道术,即阵法、遁术等玄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