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鹤礼嘴角咧到了耳后根,“种,明年咱们都种。”
“太好了,没想到有一日,冬天居然能够不饿肚子了,呜呜呜……”
村长说着说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居然佝偻着身体,捂着脸哭了起来。
这一幕让叶鹤礼看的心酸。
*
自村长将这一好消息告知村民后,有些人就主动上门来找他们换粮食。
叶鹤礼按照一斤小麦,换五斤土地的比例和村民换粮。
没想到两天后,来换粮食的百姓不减反增,就连隔壁村听到动静都拿着今年新打的小麦来换粮食了。
这天,他刚一打开门,就看到二十几个人蹲守在门边。
见他来了,忙站起来,为首的那人身形略显局促,搓着手支支吾吾道:“听说…听说你们这里能换…换粮食,现在还能换吗?”
叶鹤礼目光落在他们身后放置的三大车粮食上,眉头一皱,“你们这么多肯定是换不了的,若是都给你们换了,其他人怎么办?”
而且,他还要留着明年的种子。
明年他打算大量投入种植的。
“不是的……不是的,这是俺们村……俺们村一起的,不过就来了二十几个运粮食的,俺们村有上百户人家。”
来人不知道怎么解释,无措摇摆着手臂。
“你们是从哪里过来的?”
叶鹤礼扫了一眼这群人的脚上,还带着露水,半湿不干的样子。
“一百里外的周家村,翻了三座山干了一天的路才走过来的。”
“那你们稍等一下。”
叶鹤礼丢下这句话后,越过这伙人,直奔村长家。
村长从出生后五十年来从未离开过北疆,对这里总比他熟悉。
叶鹤礼不可能听那群人的一面之词,就贸然将粮食换给他们。
凡事总是讲究依据。
“周家村?”村长沉吟片刻,问道:“万重山那边过来的?”
“若真是那边,估计错不了,那边是典型的人多粮食少,一到冬天死不少人呢。”
当然,他们这边一到冬天也不少死人。
那边是饿死或者冻死的,而他们这边,大多数都是被蛮夷子砍死的。
“走,我陪你去问问。”
村长本意是帮忙,没曾想还以为遇到了他的远房亲戚。
来换粮食的男人是他表姨的孙女婿。
他们村条件确实艰苦,知道桃花村换粮食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村里一个来往两地间的货郎回来告诉的村里人。
一听到这消息,村长立刻聚集了村里人,最后,愿意换粮食的人家将粮食拿出来,交给村里的壮劳力,让他们拉着粮食过来换。
虽然是村长的亲戚,但换粮食该走的流程不变,叶鹤礼让叶承安检查了他们所带来的所有小麦,确认是今年刚新打下来的粮食后,双方才进行了交换。
一日前就有村民试图浑水摸鱼,拿去年馊了的旧粮来换,最后被叶承安给打出去了。
换粮食一直持续了十多日才结束。
之前修缮房屋时,叶鹤礼专门让人多打了一个地窖,如今派上了用场,除开丢下吃的,他让人将所有的种子全放进了地窖里。
前几日拉着粮食过来换粮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好像是有人以为叶家这里收购粮食,拉着大批量的小麦就找上门了。
这下,彻底打开了叶鹤礼的新思路。
囤粮。
今年北疆各地大丰收,所以粮价较低。
叶鹤礼当即将家里所有能动的银子拿出来,对外放出消息,收购粮食。
同时,他还在粮仓附近又加盖了一个,用来囤粮。
消息刚放出去,就有大批的粮食入仓。
直到将家里钱全花的差不多后,他才停手。
私底下,叶晚娇又掏出一笔钱给她爹,他秘密安排人收购了大批量的药材。
*
“村正集合,村长让每家出一个人到村正集合。”
叶家房门被人敲响,过来通知村民说完后,又急急忙忙的跑去了下一家。
像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一般。
在叶鹤礼穿好外衫后,叶晚娇跑过去牵住他的手,声音甜甜的,“爹爹我也要去。”
叶鹤礼满足她这点小心愿,“行,咱们一起去。”
两人过去时,里里外外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有些人甚至全家出动。
村长站在台阶上,见人来的差不多后,多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说:“刚接到上面消息,官府让咱们上交粮税,还说要派官兵来,该怎么做,你们都知道吧?”
“知道,不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嘛!”一位站在山坡上的大娘朗声道,说完呵呵一笑,往嘴里塞了一颗瓜子。
“对,倒是若是官兵真的来了,你们就记得哭穷,反正就一句话,咬死没粮,交不上去税,明白了吧?”
村民们对这事早已驾轻就熟,一个个笑着附和。
“行,既然知道了,那就都回去吧,把粮食该藏的藏,家里的腊肉呀,面粉啥的,趁早不要拿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