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洗底

作品:极品吴掌柜|作者:陶人张|分类:历史|更新:2018-09-09 01:32:14|字数:9116字

大顺王对于即将到来的秋闱绝口不提,这下总算把统辖区的读书人惹毛了,为了自己的利益,读书人派出代表很快在大顺王暂时下榻的绵州呈上了一份请愿书,暂时代理州县事务的地方官根本没当回事,那人原本就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哪里晓得会酿成后面如此大的风波。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施孤、鬼节、斋孤或地官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先秦时,七月半是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道教认为七月半为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称中元节、鬼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荐时食等活动。僧人这一在河边超度亡魂,将纸做的荷花灯放在河里,所以又称“斋河孤”,照例大宋官员在这一会放一假。

张乾记得往年在这一,他以前的庙特别最热闹,现在虽吃的是龙肝凤胆,出门车辇玉辂,身边佳丽如云,大顺王这顶帽子扣在他头上,他却觉得越来越别扭,站在阁楼上,望着数里之外的玉佛寺,烟柱冲,人潮涌动,他怔怔看得出神了。

“大王,不好了”一个学着阉人发出尖利声音的男人猛然打断张乾的思路时,他唾弃的瞪了对方一眼,只是一转身,便见到黑压压的一群人朝着他所在的官邸蜂拥而至,顷刻的功夫便到了眼前,将张乾所在的官邸层层叠叠的围住,站在园中的楼往外看,远处涌进来的人是越来越多,很快密密匝匝的变成了一片人山人海,前几排的这些人统一的戴了学士冠,穿着青衫,着了方履,不用,读书人闹暴动了。

一个带头的青衣书生擂起拳头在大门上反复敲了又敲,迟迟不见有人出来接贴交涉,周围的书生情绪开始升温,人人振臂疾呼,口号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原先摆在门口的一面巨大皮鼓,很快被密集的鼓点敲破,而且被人扔来扔去,很快便不知所踪,原先的鼓架子也很快被人拆成了木条。大街上人家屋檐下,挨排站着人,着看这些读书人,没一点缝隙。张乾觑见街上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纷扰间,一队杀气腾腾,全身盔甲,手持金瓜斧锇戈矛等等武器的救兵朝张乾所在的官邸徐徐而来,顿时让原本心惊肉跳的他信心大定。

那个带头的青衣书生叫钱觉,学富五车,早已中了进士,为人慷慨大义,扶危救困,本身绵州当地的一位教书匠,在本地文人士林中破具威望,眼看底下的学生秋闱无望,他自己是亲身经历过的,一个学子又能有几个三年,一旦错过,终生抱憾。数前送到绵州衙署去的由数百人联名签署的请愿书正是他递上去的,哪知那代表数千学子的殷切希望却如石牛入海,杳无音信,最后钱觉不得不用上街请愿这种似乎不太恰当的方式为绵州的莘莘学子谋一份出路。

刚刚赶来的一个身着锦甲,腰横宝剑的使臣,迎上前来,喝问道“尔等读书人不省得这是禁地?庶民擅入者斩!”

“我等读书人,将来是国家选拔之士,先禀告来意,也未敢擅入禁地。”钱觉不卑不亢的答道。

“你是谁?”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钱觉,绵州城里的一个教书匠尔。”

“不回去好好教你的学生,在这里聚堆闹什么事?”

“学生无书可读,不教也罢。”

“你好不醒事,我王自从在此改张旗帜,并未刻意刁难你们读书人,更是对你们百般呵护,别给脸不要脸。”

“那请阁下给我们这些学子谋一条生路。”钱觉顺手朝使臣手中递过去了一份帛书。

“我王忧心国事,威不测,一宇不妥,你等却休想活了回去。”

“我等为社稷效忠,死而无悔。”

那使臣道“既然这样,你等便在这台阶下等着,你那帛书,我替你送进去,在此期间,都给我统统跪下。”

使臣最后这句话明显是找茬了,只见他背后的一队兵士,很快将书生们团团围在了中央,哪知这些青衣士子一个个身体挺得笔直,手拉手聚成了一堵人墙,对于这种无理的要求根本充耳不闻,在他们看来,真正该跪的,是远在东京的那位正主,对于门背后的草寇王,他们的膝下有黄金,哪怕人头落地,也不会忍辱负重接受当前这种无理的要求。

一个兵士怒不可遏的刚要挥剑朝瞪着自己的一个文士斩下,一声呵斥突然响起“读书人杀不得。”

“士大夫共下,没了读书人,这下将来怎么治理?”

人群里叱咤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些声音的来源基本都来自原本在远处围观的群众,原本准备杀鸡儆猴的那个使臣发觉众怒难犯,示意远处的那个兵士停手,人群这才安定下来。推开官邸的大门,灰溜溜快步冲了进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极品吴掌柜》,方便以后阅读极品吴掌柜第704章 洗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极品吴掌柜第704章 洗底并对极品吴掌柜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