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冲动

作品:故人随风而行|作者:宋小满的满|分类:都市|更新:2024-05-11 04:26:34|字数:8076字

爷爷去了二姑家里,已经三十几天了,按照当时宋召华和二姑的约定,一个月左右就是爷爷该回来的日子了。

二姑家只有一个炕,在最东边的房间是真真姐的房间,里边摆着一张床。爷爷去了二姑家,床对于爷爷来说太矮了,上厕所的时候要先站起来,从高的地方站在地上要比从矮的地方站到地上轻松。而且爷爷腰不好床太软,爷爷还需要长时间躺着,床只会增加爷爷身体的疼痛感。

爷爷去了二姑家,把二姑父从炕上撵到了真真姐的床上,炕上爷爷睡在炕头那边,二姑睡在旁边方便及时照顾爷爷,二姑的旁边放着爷爷的尿壶,本来就不大的炕就没有二姑父的位置了。而且二姑父作为一个女婿,本来和爷爷奶奶就没有什么感情,况且在二姑结婚的时候,因为财力没谈拢奶奶甚至都没有发嫁,这更是让二姑父心头不得劲。

老丈人来自己家里住,他不拦着是不拦着,儿女尽孝他都明白,他要是拦着就真的成了不仁不义的东西了,但是让他多伺候,抱歉,那不行。扶着上下炕可以,做饭可以,端茶倒水可以。伺候着上厕所,不行,而且爷爷也不喜欢让不是自己子女的外人伺候,他干脆乐得自在,自己在闺女的床上睡。

那一个月,闺女没回家住,很正常,真真姐现在还在上大学,已经大三了,快要毕业了。学的是美容美发,也不至于这么点,包括化妆什么的都学,反正就是要研究人脸的技术,他一个在黄土地里奋斗了一辈子的糙男人不懂,爱学就学吧,养个闺女比养个儿子省事儿,以后不愁嫁。

二姑伺候着爷爷拉屎撒尿,伺候着爷爷吃喝,给爷爷换洗衣服擦身子。本来二姑腰不好,干不了重活,经常在家里闲着不出门,这倒正适合照顾爷爷,能够全天候及时的对爷爷的需求做出反应。

这一个月下来,确实累人,伺候人的活是最累的了,尤其是一个病人。

大姑知道了爷爷去了二姑家,心里面也怪不舒服的。她其实是矛盾的,自己家里不是她做主,也不是她男人做主,而是她婆婆当家。家里的钱都是婆婆管着,自己嫁过来,儿子都结婚了,都有孩子了,自己在这个家还是说不上什么话。婆婆身体硬朗,跟自己和自己男人住一起,每天能走路上街跟街坊四邻聊天。

她知道,把自己的老父亲接过来,婆婆不会同意的,首先,住在哪里呢?跟婆婆住一个炕上,那就是胡闹,跟自己住一个炕?男人肯定不答应,这个男人可不跟二姑父似的,什么事情都听婆婆的,而且在自己面前吆五喝六,她管不了的。

她在宋召华说出那句话的时候迅速的做出了权衡,不能答应,答应下来自己肯定受罪,在这个家就要彻底受尽白眼了。果然啊,自己的男人加入到了骂战当中,挂断了电话之后婆婆也是一顿抱怨,说自己家是个破落户,说家里教育不出来什么好孩子,说门风不好,说这说那的。

更委屈的是,男人还在一旁帮腔,自己的儿子听说了,也不好反驳他爸爸和奶奶。自己娘家在别人嘴里面说得一文不值,她心里面难受,婆婆上街还要跟街坊四邻添油加醋说一遍,自己婆婆家的名声,在这个刘家疃,早就比狗屎还臭了。

老父亲去了妹妹家,她就多骑一段路,骑到妹妹家看老父亲。在妹妹家可比在宋庄的宋召华家里面自在多了,两个姐妹无话不谈,找在一起把最近发生的烦心事说一遍,看看自己的老父亲最近身体怎么样,还挺好的。

在婆家受的委屈,可以在这里发泄出来,宋召华和婆婆就是她的发泄口,在这里没人在乎她骂谁,她可以跟妹妹说婆家的不好,也可以当着妹夫的面说宋召华不讲理不养老。说的是不是实话先放在一边,关起门来的话,没人会知道,真假无所谓了,能把心里面的火气发泄出去就是好的。

她看宋召华不顺眼,看刘二姐不顺眼,看婆家也不顺眼。在婆家她不敢多说话,毕竟是在人家家里,人家人多。在娘家她就敢对刘二姐吆五喝六了,尤其是宋召华不在家的时候,一个外来的儿媳妇,敢不好好伺候公婆,还敢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绝对不允许。她就联合着妹妹和婆婆一起欺负她,没想到刘二姐还是个辣脾气,还不怕她们三个人,她在心里面把刘二姐恨了一遍又一遍。

宋召华在三十二天的时候给二姑打去了电话,询问什么时间可以把宋向文爷爷接过来,毕竟都跟人家说了就三十左右天,别送过去就什么也不管了,人得讲信用,这是刘二姐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也是宋召华自己的看法。

宋召华说他能从村子里面联系到面包车,什么时间她和二姑父有空了,他就找个面包车过去,把爷爷接回来,顺便把爷爷的那些东西一起拿回来。当然了,在这之前,宋召华要把爷爷的小屋子打扫一遍,一股子发霉的味道,把东西拿出来晒晒,再开窗通风,用香熏一下,整个屋子就要好很多,这样的地方住着也舒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故人随风而行》,方便以后阅读故人随风而行第104章 冲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故人随风而行第104章 冲动并对故人随风而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