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集大摆锤

作品:明末之定都上海|作者:南山跳跳虎|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5 12:41:37|字数:4336字

崇祯十一年十月十三,四川省保宁府南江县

光雾山,鬼见愁

打扫完战场,韩长捷所部就在鬼见愁及附近宿营。

山道狭窄,开阔一些的地方极少。

蓝采和无处可去,只能和小橘子三人睡在大石头上。

山中的夜晚并不平静,不时有夜枭和猛兽的叫声传来,还有各种各样的蛇虫骚扰,想要踏实睡个好觉,绝对是奢望。

好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睡袋被褥,并且天公作美,夜里无风无雨,明月高悬,小橘子便缠着蓝采和吹牛聊天,几个人开了一晚上的卧谈会,气氛很是轻松。

早晨露水很重,到处都有些湿漉漉的。

叶凌风率领狙击部队,天亮以后才疲惫不堪地赶回来,稍作汇报,便被安排下去找地方休息。

草草吃过早饭,韩长捷便下令继续进攻。

第三关叫做擎天柱,险要程度与鬼见愁相似,也是狭窄山道围绕一处顶天立地的柱状石头山盘旋向上。

但两关的地形有很大不同。

鬼见愁的防守土匪在左侧山崖上,位置高,纵深大,护厂队进攻时可用手段不多。

而擎天柱关口前面要开阔一些,一个中队可以在这里从容展开,并且,擎天柱毕竟只是根柱子,顶上的面积不大,待在上面防守的土匪最多一二十人。

看了现场情况,韩长捷并没有马上安排部队突击。

他让手下去把一直没用上的小钢炮搬了过来,四门炮在关口前一字排开,炮口对着擎天柱的顶端。

如今的小钢炮已经做了几次改进,威力大大增强,完全看不出最初的简陋模样。

“轰!”

“轰!”

“轰!”

连续三轮炮击过后,等到硝烟散尽,众人仰头看去,只见擎天柱的顶端,愣是被打塌了一截,待在上面的土匪,不知是被打碎了还是被沙石掩埋了。

不费吹灰之力就过了这一关,韩长捷的信心便又回来了。

第四关叫做天生桥。

有一块巨大的飞来石,正卡在两处山崖之间,像一座桥梁,刚好连通两边的山道。

此处的险要在于,那块石头的位置,低于山道路面一米多。

从此经过的人,必须先跳到石头上,走几步之后,才能再爬上对面的道路。

而这块飞来石,在这里并不稳定,人走在上面,整个石头就会晃晃悠悠,随时会坠落的样子,而脚下就是万丈悬崖,并且山风甚大,呼呼作响,很有些惊心动魄。

按说此处是光雾山极好的一个风景点,有很多优美的传说,但韩长捷只是个粗人,欣赏不来这些。

他的想法直来直去,既然土匪以此地作为关口,他就要想办法打下来。

事实上,此处也并不难打。

因为守卫的土匪就在桥对面,这边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分为左右两处驻扎,只要有人过桥,立刻就弓箭伺候。

韩长捷依法炮制,还是搬来小钢炮三轮齐射,然后米尼步枪压制射击,工兵冲上去,在飞来石上架一层木板,通畅了道路,突击队员们就端着喷子,嗷嗷叫着冲过去了。

连过两关,护厂队士气大振,韩长捷又生出了一鼓作气,今天就攻破山顶大寨的豪气。

午餐不错,是山下辎重队送来的热饭热菜,菜里还有肉,管饱吃。

当蓝采和再次见到韩长捷的时候,这家伙又变得垂头丧气,吊着一张死人脸。

原来他在第五关又吃了大亏。

韩长捷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现场地形给蓝采和看。

这一关叫一线天。

一座巨大的石头山,从中间裂开一道一米多宽,上百米长的缝隙,山道就从这道缝隙中通过。

由于地势原因,护厂队无法直接攻击到躲在缝隙上面和后面的土匪,山道在关口前面拐了一个大弯,不但没有开阔地,就连组织几十人的冲锋也做不到。

韩长捷只是做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

几名队员摸到裂缝入口,先用喷子朝着里面喷了两枪,又朝里面扔了两颗手榴弹,趁着硝烟弥漫,十名敢死队员手持盾牌,鱼贯而入。

土匪可能被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头晕目眩,一开始并没有反击。

等到敢死队员已经接近缝隙中段的时候,头顶上才有大石头落下,造成了两个人倒地。

但其它队员脚下不停,他们一边举起喷子,朝着头顶射击,一边继续超前冲。

就在他们以为即将突破之时,灾难发生了。

一根沉重的圆木,头上包着铁皮和尖刺,带着呼啸的风声,迎面撞了过来。

缝隙很窄,根本避无可避,跑在最前面的两个队员,直接被撞得骨断筋折,立时没了性命。

那根圆木余力未消,在缝隙里横冲直撞,声势极为骇人。

跟在后面的敢死队员,被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往回退,匍匐着身体,勉强爬了出来,清点一下人数,冲在最前面的五个弟兄都没能出来,就这样没了。

蓝采和被他讲的画面惊出一身冷汗,在只能看见一线天空的石头缝里,血肉之躯被粗大的木桩反复撞击,这不就是后世的大摆锤游戏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定都上海》,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定都上海第一百二十三集大摆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定都上海第一百二十三集大摆锤并对明末之定都上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