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作品:南国无风寂静入秋|作者:豌豆小爷|分类:古言|更新:2024-05-03 21:26:42|字数:6062字

而今徐温战死,王仪独专军权的局面,已然成了定局。

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王仪,一时金陵王氏在淮南境内声名鹊起。逐渐就连老丞相一派,也开始对金陵王氏避之不及。

丞相终归是年纪太大,在亲手策划了拉垮徐温专权后,竟因太过激动而一卧不起。虽说老丞相舍一脉之力保住了吴杨江山,却同时也招引来了金陵王氏这匹贪心的豺狼。送走了徐温,以为就会对得住老吴王的嘱托了。却看到小吴王杨溥这般对王仪唯命是从,老丞相便更是气恼了!

自古君王得外戚相助,哪次不是养肥了外戚的心,为朝政带来不可估量的祸患。

谏言杨溥不可‘亲外戚,远忠臣’,每次都苦口婆心,字字珠玑。

可换来的,都是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响应。

老丞相知道,王仪的格局不比徐温。徐温虽独揽军权,却始终没有跨过那道君臣之间的界限。徐温之子虽行事卑劣,也只能说徐温是驭下不严,却不能给其冠上‘控政’的罪名。

若不然,他丞相府一派,便也不会在徐温当道的时局,还能继续在官场上驰骋。

可一切都为时已晚,丞相近来得知徐温战死,不知是不是同朝为官经年,老丞相竟也有为死对头痛哭的情绪。

想着今后淮南可能会越来越落败的可能,丞相无不悲怆。

晋人自凤翔大败徐温,便停下了长驱直入的惯用作战习惯。

正伦收到南鸾的情报说,‘晋人遇吴袭,卢龙燕刘自知不能独善其身,仿吴军先发制人’,这无疑是徐温出兵起了作用。

南鸾有暗桩在燕王府上潜伏,正伦一封‘求合’的书信,就是这样轻而易举的呈递在了燕王刘守光面前。

他明白刘守光此人的谨慎胆小,毕竟前些年历经了一场不小的覆灭。整个卢龙都被战火烧个精光,就连他的卢龙节度使,都险些被梁人打散。

所以,淮南求合,就必须有些诚意。

但徐温战死这件事,正伦没有预料到。毕竟虎将出身,徐温饶是年岁已高,也丝毫没有懈怠了领军打仗的本领。正伦只是要徐温领兵去凤翔先发制人,打一场不大的奇袭,当日徐温也是应承了他的。

见到淮南神将徐温,想必刘守光定会动了私心。届时,只要刘守光误以为淮南将率先与晋人开战,那刘守光必不会错过这样的良机。

淮南举足轻重的大将军都出动了,那卢龙若是没有所动,晋人肯定先挑软柿子捏啊!

正伦没有猜错,刘守光的确在徐温开战后,也开始了抽调重兵去往与凤翔边界驻扎。

辛苦布局终归没有白费,只要能将晋人的注意力投向有‘威胁’的燕军,淮南应是能求得短暂喘息的。

不管王仪在淮南如何作为,正伦都要尽快进入淮南军权中心。

虽说军权被掌控在一个人手中极为危险,但却是能最快统一调遣的捷径路数。

而直接能进入王仪权力中心的办法,经南鸾的推演比较,也就只剩‘联姻’这一种。

正伦也大致预测到了联姻是唯一的途经。

可他纵使再不想娶金陵王氏的女儿,也拗不过这些年在淮南步步为营,他精心打造的南鸾圣殿。

能使南鸾强大如斯,淮南是最重要的背景。

所以,正伦在下定决心要保淮南之初,便已经做好了跟絮妍坦白的准备。该来的终归会来,就在他筹备着聘礼,准备送去国舅府上。

絮妍还是从幽恨口中得知,正伦要去国舅府上下聘的消息。

面对絮妍直接了当的质问,他没有否认。反而自嘲的说,“……为师再过一岁便入而立之年,是该成家立业了。妍儿不提,为师都差点忘了跟妍儿打声招呼。为师定了你今后的师娘,就是国舅府上的嫡幼女王素文。今后,师娘入了门,妍儿可要好生孝顺她呀!”

看着正伦笑的轻松那张脸,絮妍简直心塞到不能呼吸。

本来听幽恨说的含糊其辞,她都认为不可能。师父的心里,分明只有她一人,又怎会去娶别人家的女儿。

可当正伦亲口说出来,絮妍再也难掩悲痛。这些年间,师父身边一直都只有她,从未有过别的女子出现。师父无论是在升州,还是在扬州,这些年遇见过的女子又何止一二。可他硬是谁也没要,不是吗?

絮妍以为师父这么多年都不曾娶妻,就是在等自己。

不止一次,她这样以为着。

正伦在世人眼里是钟情专一的,在这之前,她也是这样认为。毕竟二十年的相伴,不是谁都能轻易断舍的。

“你真要娶那个金陵王氏的嫡女吗?”絮妍还不肯放弃最后一丝倔强,可当她问出这句话时,紧张的颤音就暴露了她的害怕。

正伦收敛起笑意,说,“妍儿,这件事情上,我是对不起你。可我还是希望你能明事理些,不要在这个时候跟我赌气。”

“哈哈!”絮妍不怒反笑,转脸再看正伦时,眼里尽是泪花,“那我算什么?你堂堂建业才子的姘头?还是养在小院的外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南国无风寂静入秋》,方便以后阅读南国无风寂静入秋第一百八十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国无风寂静入秋第一百八十章并对南国无风寂静入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