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和亲(一)

作品:南国无风寂静入秋|作者:豌豆小爷|分类:古言|更新:2024-05-03 21:25:57|字数:6070字

河东连失两城,李存勖心急如焚。

晋王妃薨逝的时候,正巧赶上晋王李存勖亲征点兵在即。故,堂堂晋王妃,竟在薨逝之后,连个像样的入陵仪式都没有。更有迷信迂腐者,说是出征前落葬妇人,那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非要逼着晋王李存勖,暂将晋王妃的棺椁搁置在族墓群里。好待日后大捷,班师回朝时,再将晋王妃的棺椁入陵。

无独有偶,督帅府近来不知又折腾什么劲。竟声称晋王长子李湛夭折,故后一直未得封号,更是连晋王一脉的陵冢都进不去。

李存勖驳回了督帅府的进谏,气极了将书案都差点捶的断裂。

他如何能不生气呢?那石敬瑭竟公然向他讨要李湛的封号,还说这是李湛应得的尊荣。想他世袭晋王以来七年间,一直未让身边莺莺燕燕的女人们诞下他的孩子。防的便是那些下臣,不惜血本的勾结他后宫。

能让李清欢顺利生下李湛,也不过是他用来牵制李嗣源的缓兵之计。

如今他的晋王妃都还未入得陵中,凭什么那个生来就已注定夭折的李湛,就有资格先入祖陵。

想逼他承认李湛的身份,好让李清欢这个生母能更近一步他的正妃位。简直痴心妄想!

李存勖如今外患未平,并州又添新恼,简直不能有比之更烦的人存在了。

这几日一直将石敬瑭视若空气,总算是拖延到了出征之日。

听闻李清欢已经多日卧床不起,整日唉声叹气以泪洗面,李存勖内心毫无波澜。因为知晓是李清欢曾私自去晋王府老宅招惹王妃刘嬿,所以才使得刘嬿心灰意冷,多次吵闹要离开他。他就对那个曾惊艳了他少年时期的女子,心生厌恶。

嬿儿终究还是因他而死,他也有过愧疚和自责。可权衡下来,他虽不舍刘嬿的死,却也更放不下对整个江山的眷念。

一将功成万骨枯,谁的江山脚下,不是白骨皑皑堆砌而来。

李存勖亲率飞虎军直奔汜水关要塞,而自卢龙节度使境内而来的梁军,则由他的心腹将才桑维翰领兵去抗。

三路梁军,除了早已深入魏博的李嗣源朱赤军,他已到了分秒必争的弦口。

与梁人的生死一战,终于还是无可避免的对上了。

那些观望的藩国节度使们,不正是想要瞧他出糗吗?那这次,他便好好出一次糗,让这些出尔反尔,两面三刀的小人,认识认识他河东铁甲的威名。

算算时日,东去幽州议亲的林大人,似乎也该给他来信了。

果不其然,他的大军才驶出并州城五十里,从并州城辗转送来的密函,终于让他眉头舒展。

看来,监国曾大人,已经开始着手和亲之事了。

回望并州城的方向,李存勖灰暗的眸子,再难掩精光乍现。

唤羽宫,被十几人拥簇着换装的欣荣郡主,正面无表情的端坐铜镜前。

才忙完将刘知远送出晋阳的李落落,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刚一回宫,卢龙方来的婚书就劈头盖脸砸来。

她不敢相信这是晋王李存勖的决定,第一次毫无端庄模样,吵着要去问清楚。可监国曾大人铁面无私的拒绝,让她有那么一刻,是觉得自己的命运,似乎真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坎坷。

听曾大人的意思,怕是她的一纸婚书,终究还是大哥的意思。

大哥出征了,临行前甚至是连亲口告诉她有婚约的机会,都没留给她。就这么害怕面对她的质问吗?

为什么是她?为什么?……李落落不理解,能议亲的郡主,在河东比比皆是。随处拉一个藩镇王的郡主,哪个不比她这样的庶出尊贵万倍?

她其实欲死的心都有了。只是听闻,林大人在幽州城许下承诺,说是只要河东晋王爷和亲的诚意大方,那卢龙燕王刘守光,便会出兵相助晋人抗梁。顿时,被牵扯到家国大事的联姻,又让自小心地纯良的李落落,迟疑了求死的冲动。

她本就是大哥偷偷捡回来的一条命,若非大哥多次违逆老王妃曹氏意愿护着她,她恐怕早已随着生母命丧黄泉去了。

就当是还大哥这么多年来,养育她的恩情好了,李落落这样安慰着自己。

从并州城集结的和亲队伍,第二天就急匆匆敲锣打鼓的出发了。

许多人都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空挡,李落落就在百姓们看热闹的注视下,被监国曾大人送出了晋阳。

林大人曾是大哥给她请的授业先生,此番又是经林大人亲自说的媒。知她母族不堪,向来在河东也鲜少有权贵可以交好。如今能请来林大人帮她行媒妁之礼,想必,这也是晋王李存勖最后在为她安排的仪式吧!

看得出李存勖的良苦用心,可李落落心里却生不出感激。

和亲的队伍像在赶时间,出了城不远,和亲的队伍突然将牛车改换成马车。乌泱泱步行的一众奴仆婢女,也都骑上了战马。本该预计半月的行程,想来应是要八日内到达了。

换上马车后,李落落终日颠簸在车厢内,精致梳妆的步摇在头上叮叮哐哐,砸的她额前生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南国无风寂静入秋》,方便以后阅读南国无风寂静入秋第一百一十章 和亲(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国无风寂静入秋第一百一十章 和亲(一)并对南国无风寂静入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