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密报

作品:平瑶乐|作者:于乐公子|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1 07:42:35|字数:5262字

“殿下,这位叫沈煜,他是这次南行的情报收集人。”于乐说道。

“小的见过四皇子殿下。”沈煜施礼说道。

四皇子安嘉杰看着眼前这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六尺身高,很健壮,长得眉清目秀的,一身农家打扮,感觉不太靠谱,比自己大不了几岁,能行吗!

于乐看见了四皇子怀疑的眼神,说道:“殿下,让沈煜汇报一下得来的消息吧!”

“好吧!你说吧!”四皇子想的还是先听听再说吧!

“是,殿下。兄弟们打探到以下几条消息:一是扬子江沿途都有大批的死尸被焚,据各地的百姓说,他们在洪水退了以后返家发现有大量的尸体留在地里,而且身上都有被兵器伤害的痕迹,他们上报了当地官府后,当地官府以死尸容易滋生病患为由全部焚烧了,而且给出了这些尸体可能是被劫掠所杀的由头,百姓们也就相信了。我们发现各地当中以彭泽一地最多,据当地人讲得有上千尸体不止;二是受灾十州物价飞涨,糙米由原来的三百文一石涨到了现在的一千文一石但也很难买到,各地官员几乎不管,偶尔有施粥也是隔三差五的,而官府救助灾民的事除了江州外,其它的州基本没有行动;三是江州刺史徐演达在百姓当中声誉尚可,任职五年没有大的纰漏,而且每年吏部的考评都是优,江州各县县令的名声也都不错,比其它几州要好很多,江州各县除了浔阳县受灾最重外,其它各县受损并不严重,当地百姓们都夸赞官府提前预防做得好;四是浔阳县城实际被冲毁的有三分之一;五是灾民向北而不去南的原因,确实是南边有劫匪,因为死了不少人,所以不敢去南边,此事各受灾的官府以所属府兵抗灾为由都不派兵剿灭,而且也没上报朝廷,很怪异。”沈煜说完了。

四皇子与于乐都沉思着,消息的内容不可谓不大。

“于乐,他们不会真的杀了一县的百姓吧,浔阳县虽说是个中县但那也是近万人呐!为什么啊?”四皇子百思不得其解,脸上尽是愁容。

“殿下,如今我们得做出选择,全力赈灾是重中之重,至于李子枫一案次之,我想去趟浔阳县,也许会发现点什么,而殿下则在江州赈灾吧!”于乐说道。

“那你以什么为名去浔阳啊?”

“我扮成百姓去浔阳,如果被发现了就说是查案呗!因为接到了朱有二的状子,我估计这事徐演达早就知道了。”

“好吧!你明早就出发。”

“是,殿下。沈煜,你让兄弟们调查一下江州及附近的各州有没有派兵出城之事,三个月内的。”

“是,副舵主。”

沈煜走后,四皇子的脸色有些苍白地说道:“于乐,难道他们会派官兵杀人?”

“殿下,杀光一县的百姓是需要不少人的。”

“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四皇子皱着眉头苦想着。

“殿下,我们犯了个大错!”于乐很后悔地说道。

“什么错?”四皇子吃惊地问道。

“咱们没有细问朱有二,他应该知道浔阳县在水灾前后有没有官兵出现,而且有些细节咱们还是没有问道,咱们还是年轻啊!”于乐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不满。

......

“主子,安嘉杰到了江州后并没有马上去浔阳县,而是在江州城逗留了。”

“这小子也不傻啊!赈灾为重,办案为辅,轻重还是分得清啊!”

“可是,主子!那个朱有二是谁杀的呢?”

“谁保护的就是谁杀的!该死的,一定有人在背后搞鬼,唉,千算万算还是出了纰漏!”

“主子,此事虽有纰漏,但好在李子枫已死,所有事情都推到他身上就好。”

“现在也只能如此了,但我们不知道朱有二的状词上写了什么,万一......”

“主子,我会派人查找的,不过,我相信那个得了状词的人会来找咱们的。”

“哦!嗯,你说得对。对方想要什么呢?”

“除了钱还能有什么?”

......

于乐换了身平常百姓的衣服,背着个包袱出了江州城,步行向浔阳县进发,浔阳县距离江州城不过二十里路,一个时辰也就差不多到了。于乐边走边看边打听,路过之处一片荒芜,偶尔有几个灾民在收拾着自家的残余家当,基本上所剩无几,水火无情是真的。

“老伯,怎么就您自己啊!您的家人哪?”于乐见到了一位孤寡老人在独自收拾着残破不堪的院子,原来的土坯房子只剩下墙基了,框架和围墙都没了,而且院子里的淤泥也有一尺之厚,老人家艰难地清理着。

“他们都不愿意回来,去京城逃荒去了。”老伯脸上有些脏污,也看不清表情。

于乐边帮忙边询问着,“老伯,您为什么不去京城啊?”

“现在去,到了冬天不得被冻死啊!我可不傻!”老伯的语气有些生硬,看来是在气头上。

“那您现在有吃的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瑶乐》,方便以后阅读平瑶乐第38章 密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瑶乐第38章 密报并对平瑶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