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事出蹊跷

作品:猫踪迷影|作者:黑瞳迷影|分类:都市|更新:2024-04-17 18:25:43|字数:8164字

这里郊区到处都是工地,市区还有不少建了一半扔在那儿的建筑,像极了九十年代的长三角。

据朋友说,景德镇上几届领导都是过路财神,只想在这里镀下金,然后另谋高就。所以心态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心做规划,东建一片,西建一片,出点政绩,就走了。新任领导有点野心和想法,据说上面还有人支持。朝里有人好办事,争取了不少款子,给城市定了陶瓷为主,旅游为辅的调子,准备以特色旅游为突破口,振兴景德镇经济。建了不少小有特色的艺术区和小镇。

景德镇地势有点像浙江的台州、义乌,都是山多而平地少,整个城市都是挖山填谷生造出来的。但与台州地区民风彪悍狡黠不同,景德镇人内敛、平静、憨厚,颇有古风。

我想,这就是环境造就人吧。台州七山二水一分田,又没资源,人们挣扎求生,不彪悍不成活。而景德镇人,老天爷赏饭,千年都捧着一个瓷饭碗,富贵难求,却也没有缺衣少食之虞,所以与世无争。烧制瓷器,要求匠人心静手巧,久而久之,造就了景德镇人沉稳内敛的个性。

看来职业也能塑造人,就不知道996会把现代年轻人变成什么样。

景德镇的女孩子都挺漂亮,面目清爽婉约,身材娇小凹凸,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眉眼略显清淡,清淡到用钱钟书先生的话说,毛巾一擦就能擦掉。所以这里的女孩多喜欢浓妆,把五官勾勒凸显出来,倒也别有一番风情。

人清爽,饮食却辛辣,初到贵地,跑到一家牛骨粉店吃早饭,风韵动人老板娘柔柔地问一句:“要加辣吗?”我说不加,老板娘又道:“不辣不好吃哟。”于是加微辣。可这个微辣和我想象中的微辣完全不是一回事,一碗粉,我干掉店家三碗水,半包餐巾纸,老板娘这单生意赔惨了。晚上婚宴,有一小锅炖牛肉,里面竟然有红绿橙三种颜色的辣椒。一筷子下嘴,我涕泪横流。同桌皆侧目,以为我和新郎有基情。

还是说回陶瓷吧,这里有最地道的传统陶瓷,地道到从瓷土、釉水、绘画、烧制甚至连落款都和古瓷一模一样的仿古瓷。也有最新,最不可思议,奇异到连烧制的那些学生都说不清风格的瓷器。

只是地道的陶瓷基本上都在摹古,而且模仿的多是乾嘉时期那种花哨的风格,一个瓶子,两耳烫金、表面爬花、蓝地开窗里面还有粉彩花鸟,繁复得像让人眼晕的瓷母。工艺上的确复杂的无以复加,价格也都亮瞎路人眼,只是样子实在不入时,反正我是实在欣赏不来。

其实古代也有文气漂亮的东西,我就在景德镇博物馆看到一只硕大的雍正时期的青花葫芦,白地蓝竹,却不清冷,反而给人富贵逼人的感觉,偏又富贵得不张扬,透着一股子文气。

和朋友交流过,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养活了一批老匠人,做坯、利坯、描边、画瓷、制印,各司其职,手艺纯熟,再复杂的工艺都难不倒,但这些人读书不多,创作能力也不足,让他们模仿工艺繁复,图案富贵的瓷器,手到擒来,稍微简洁文气的器物,就力有不逮。

而且,随着国营瓷厂相继倒闭,匠人后继无人,最年轻的也年逾花甲,下一代工匠,手艺多不如老人家。

新锐匠人多是学院派出身,学养见识都远超上一代,烧制出的瓷器也五光十色,可探起究竟,要么也摹古,要么是是模仿欧洲日本的艺术瓷,近来日本茶道兴盛,日式茶具大行其道,年轻人作品也一片侘寂之风,只是多是形似神不似。

偶有创新,也让人摸不着头脑,看到有学生在青花粉彩上,罩上一层类似柴烧落灰釉的釉水,效果既没有青花粉彩的清雅,又没柴烧的古拙,非驴非马,看着像染了一层土沁。

也可能是我行色匆匆,没机会接触高端瓷,仅以我逛过的陶溪川、陶艺街、明清陶瓷街、国贸大厦的的瓷器看,眼前一亮的设计不多。

不过景德镇制瓷人极多,据朋友说,当地有两个半高校,都以陶瓷教育为主,这些人毕业了,很多都留在当地制瓷。明清陶瓷街和陶艺街夜市到处都是摆摊卖瓷的学生,还有数不清的年轻人开的店铺和作坊。

量变催发质变,或许下一代大师就在那些摆摊的学生里面,等待着淬炼和机遇。

朋友还带我去了趟三宝瓷谷。这里是自发形成的艺术村,汇集了全国甚至日韩欧美的陶瓷艺术家。山谷房屋风格多变,有泥墙茅盖的老屋,有纯杉木造的,墙壁屋顶都熏得油亮的纯木小墅,还有工字钢,大玻璃的现代极简风盒式建筑,美轮美奂。山谷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人皆慵懒随意,再加上七八只雀天外,三两丛花山前,俨然一副世外桃源。

现在政府也在大力开发,据说是想打造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个人感觉,政府和大资金的进入,对这个地方真是祸福难料。能聚集这么多艺术家,除了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这里物价特别是房价便宜。玩艺术的,名利双收的少,多数阮囊不丰,中外皆如此。很多省外甚至国外的艺术家苦于外面的高房价,无法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于是来到景德镇,发现此地风景纯美,民风淳朴,又有可互通声气的同道中人和烧制瓷器的原料和场地,最重要的是,这里房价极低。据一个艺术家说,他们二十年前花了一两万就从山民手里买了一大栋废弃的房子,稍加修葺装修,就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因为物价低,他们一年烧几窑就能过得不错,其余时间,要么安心创作,要么享受生活,悠哉游哉。

现在这里成了旅游热点,开了一批民宿,人潮熙攘泛滥,宁静一去不返。而且随着政府的开发,地价飙升指日可待,对当地经济固然是好事,但艺术家们悠闲的小日子估计很难过下去了。

但这群艺术家的存在又对景德镇极其重要,朋友说,景德镇没别的工业,高岭土资源也差不多枯竭了,所以当地如今的立身之本,就是这批手艺人和艺术家。有他们在,景德镇瓷都的牌子就不会倒,以陶瓷为根基,结合旅游,发展经济应该不难。

只是如何在快速提升经济和保持当地特色之间取舍平衡,考验官老爷的执@政能力。

两天行色匆匆,走马观花,只能浮光掠影地看一下,有机会,在三宝瓷谷,租间房子,好好住一段时间。

喜欢猫踪迷影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猫踪迷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猫踪迷影》,方便以后阅读猫踪迷影第83章 事出蹊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猫踪迷影第83章 事出蹊跷并对猫踪迷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